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眾安保險CEO姜興:保險數碼化轉型需要專注差異化優勢

2020-09-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靜抒 報導:24日下午,眾安保險CEO姜興受邀出席外灘大會保險科技論壇,並向與會嘉賓分享了保險科技創新實踐的心得體會。姜興表示,希望中小保險公司找到自己數碼化轉型的科技戰略合作夥伴,以高性價比的方式專注於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眾安保險CEO姜興
 
  作為內地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2020年上半年業績亮眼,實現總保費人民幣67.665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歸母淨利潤4.905億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418.8%。據2019年報數據顯示,眾安保險已服務逾4.8億用戶,共出具80億張保單,平均全國每六張保單中就有一張出自眾安。可以說,眾安現在所取得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成立初期便明確的發力保險科技的定位。

  構築科技硬實力「地基」
 
  「擁抱雲計算要儘早、要果斷。」姜興果斷「上雲」的決策為眾安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的核心系統保障。
 
  從2014年搭建金融業內首個架在雲上的核心系統「無界山1.0」,到2020年升級為新一代保險數碼化業務中台「無界山2.0」,系統可實現每秒3.2萬張保單的處理能力,並預計將承載千億保費的規模。
 
  與此同時,今年疫情以來,系統持續保持與330多個生態合作夥伴的連接、每日發佈任務超過200個、核心應用自動化測試比例達80%、承保和理賠自動化率分別達到了99%和95%以上......凸顯了賦能保險業務的價值。通過雲上核心系統的支撐,眾安的業務可以100%基於線上,疫情期間也能保持高速運轉;也正是如此,眾安員工在疫情期間才更有底氣地喊出了「我們不在一線,卻一直在線」的口號。

  全面重塑保險價值鏈
 
  如果說雲計算是保險科技的重要基礎設施,大數據則是科技賦能保險全價值鏈的重要生產資料,也是解決保險風險管理的核心手段。「從眾安的實踐來看,我們認為有三類數據最為重要:個人信用數據、健康檔案數據和物聯網數據」,姜興提到。
 
  在消費金融生態,眾安信用保證保險通過接入央行徵信和自建「三體雙生命周期」風控系統,構建了超過2000條風險基礎特徵,實現反欺詐、信用風險識別、分層定價等風險管理。在健康生態,眾安孵化的暖哇科技目前打通28省份超過1000家醫院數據。通過海量數據建立風控模型,以此提升理賠效率,並驅動產品精準定價,優化健康險服務閉環。在汽車生態,眾安今年積極與車聯網科技平台G7合作,通過物聯網數據從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到事後管理全方位入手改善貨運車風險管控。
 
  同時,眾安也將大數據運用於保險價值鏈各個環節,以數據智能為核心,以用戶為中心,全面驅動保險風控水平的提升。「我們感受到,如何將科技深度融合到業務場景並賦能業務的發展,是個極其有挑戰的工作。因此,數據技術和業務都相通的複合型、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將是關鍵。」基於眾安的實踐,姜興也體會到了科技賦能保險的痛點與難點,「而科技驅動保險創新的原點一定是不斷追求更優的用戶價值和用戶體驗,這份『初心』不會變」。

  做保險生態的數碼化轉型夥伴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保險業的數碼化轉型進程。姜興表示,「希望中小保險公司找到自己數碼化轉型的科技戰略合作夥伴,以高性價比的方式專注於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早在2016年,眾安保險就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聚焦保險科技,從業務、技術、數據、組織層面幫助保險行業實施全面的數碼化戰略,在賦能內部業務的同時,也在為國內外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代理人及互聯網平台等合作夥伴,提供基於眾安業務沉澱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眾安在整個科技研發投入上已累計超過30億元,但從目前的結果看還是很值得的。」姜興在外灘大會上表示。2020年上半年,眾安的科技輸出收入人民幣1.199億元,海外業務擴展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致力於成為全球保險行業數碼化升級戰略夥伴。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