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甘味”綿長,“苦瘠”褪却。被譽為“中國紅茶之鄉”的安徽黃山市祁門縣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天然中藥材資源也十分豐富,縣域內擁有中藥材品種275科913種,有著“天然藥庫”的美譽。近年來,祁門縣念好“山”字經,做活“林”文章,將林下中藥材種植作為產業扶貧的優選项目,全縣中藥材在地面積達到3.5萬餘畝,年產值超過1.5億元。中藥材育苗、種植和加工業的穩步發展,成為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現代生物科技、環境調控技術被運用到白芨中藥材組培育苗基地
祁門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8.64%,居全省首位,是安徽重點林業大縣、“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目前该縣參與發展中藥材種植的村有30多個,種植黃精、白芨、石斛、貝母、祁術等中藥材12369畝,其中種植面積百畝以上的有18個村,帶動100多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林下中藥材種植
林下經濟綠山富民
近年来,该县通过深化林業脫貧攻堅戰略,採取“貧困村+基地+企業”的方式聯合建設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帶動原31個貧困村1482戶貧困戶受益。
該縣新安鎮憑藉豐富的林業資源,林下經濟發展勢頭趨好,擁有省級林業示範合作社、林下經濟示範基地以及省級森林村莊、森林旅遊人家等優勢資源。该镇創辦黃山仙寓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帶動當地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種植黃精中藥材脫貧致富。
仙寓山農科公司除了種植前胡、祁術、草烏等林下藥材2000餘畝,还建立了3200畝林下黃精種植基地,該基地不僅被納入安徽省2020年新增“十大皖藥”產業示範基地,獲省政府“十大皖藥”產業示範基地獎補项目扶持,還被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院列為“多花黃精高海拔林下有機栽培示範基地”。
目前,全鎮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到9162畝,實現年產值2732萬元;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30餘家。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採集加工和森林景觀旅遊“四大產業”初具規模,形成了林藥、林禽、林經、林茶、林菌、林旅等多種發展模式,湧現出一批示範村組和示範基地,培育了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和致富帶頭人。
在祁門縣大坦鄉,今年安排在大中村、復興村種植100畝射幹,打造中藥材特色產業村。與黃山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採取“企業+基地+行政村(農戶)”的模式,聯建中藥材種植基地,帶動農村閒置土地流轉,並安排農村貧困勞力家門口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構建起了產業扶貧的長效機制。
產業扶貧長效发展
記者了解到,在林下中藥材種植扶貧產業發展中,祁門縣重視產學研結合、加強校企合作,在中藥材種植方面培育了一批有產業規模、有技術支撐的基地。峰源生物科技公司與安徽中醫藥大學等院校合作,建立“國家稀缺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在祁山鎮、金字牌鎮、大坦鄉、大洪嶺林場等地種植黃精、白芨5000餘畝;森源林業股份公司在柏溪鄉香榧林下套種黃精、白芨1000畝……全縣還建立了50畝以上的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22個、總面積2765畝,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今年,祁門縣林業部門落實了280名公益生態護林員和160名森林防火護林員崗位,全年將兌現工資補助272萬元。同時突出抓好貧困村中藥材聯建项目後續管理,帶動貧困村(戶)增收。
據瞭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祁門縣以扶貧車間作為就業扶貧有效載體,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在扶貧車間實現增收脫貧目標。截至目前,祁門縣已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0多家,扶貧車間2個,累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近百人。
記者瞭解到:祁門縣積極探索多種發展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利用當地資源發展中藥材,既推動農村閒置土地流轉,又解決農村貧困勞力就業。去年,通過土地租賃和務工,帶動154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祁門縣現有茶園面積近20萬畝,紅茶年產量超過5000噸。為切實保障春茶產銷市場穩定、茶農特別是貧困戶茶葉收入不受疫情影響,有關部門積極指導茶企、茶農開通多渠道、多形式的電商平臺線上銷售。一季度,該縣各茶企、茶商電商平臺線上銷售紅茶逾百噸,銷售總額突破3000萬元。(吳敏 錢新勝 潘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