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大地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營口大石橋市植稻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營口大米向世人展示出五彩斑斕的畫卷……
腳步
營口地處遼東半島中樞,西臨渤海,背靠東北平原,中國七大水系之一的大遼河從這裏注入渤海,水稻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孕育了遼寧地區早期的農業文明。
清朝末年,營口大米就已成為皇家貢米。1958年第二屆「廣交會」上,大石橋生產的「水源大米」,成為中國出口世界的「第一粒」大米。
歷經百年的農耕文化,大石橋人對大米發展的理念也在不斷更新。改良研製新品種,探索創新種植管理新模式,目前大石橋水稻播種面積達54.69萬畝,產量38.84萬噸,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優質稻穀生產基地。
2017年,大石橋被評為「中國好糧油」示範縣,營口金橋糧食集團所屬溝沿儲備糧有限公司、水源儲備糧有限公司被遴選為「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2019年,在世界高端大米展覽會上,營口大米整體品質得到業界的認可,大石橋多家企業斬獲佳績,「禾澤鄉」大米品牌享譽世界,提升了營口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寬了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口大米從大石橋飄香到四海五洲,向世界人民展示着美妙的中國味道。
饋贈
大米,既是簡樸的果腹之物,也可以襯托任何食材,容納萬千滋味。稻米,是自然對這片土地的饋贈。廣袤的下遼河平原遼河入海口處,黑鈣土鹽鹼度增加,並以水稻土和沼澤土的形態呈現,有機質含量高達5%,水肥充足。大石橋的溝沿、旗口、水源、高坎、石佛、虎莊6個鎮構成了營口大米的主要產區。
清明和穀雨的間隙,大石橋溝沿鎮碾房村村民張德倫和23個鄉親就開始在大棚內外裝盤、育苗。因為錯過一季,就不會有好米。因此,他們懷着對物候、節令的理解,不斷地轉換着耕種的靈感。
對於張德倫而言,稻米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是被保存在歲月中的記憶和希望。而米飯的香氣伴着遼河水的甘甜,恰是大石橋人世代繁衍的味覺密碼……
融合
稻米的生命力,是對傳統的繼承和升華。隨着時代而流變的米香,與舌尖相遇,觸動心靈。
海城人王碩是聞着稻香落戶大石橋市旗口鎮的,嫁過來後就跟着婆婆種稻米。一家人辛苦付出十幾年,小作坊變成了大米廠。「種黍三十畝,衣食既有餘」。如今,印尼、新加坡、荷蘭等地是他們一家三口常去的地方。
在王碩帶着米香走出國門的時候,德國人瑞尼正在下遼河平原腹地大石橋,品嘗地道的營口大米。瑞尼已經在這裏工作了8年,他說,營口大米是他中國記憶的一部分。朴珪福生長在亞洲稻作區——韓國,米飯也是他的傳統主食之一。然而,營口大米還是其以獨特的口感,打動了這位韓國高管。
營口大米是瑞尼和朴珪福記憶里的中國符號,將不同地域種族的人們融合在一起,共享美食、創造財富、穿越四季。
鄉愁
鄉愁是什麼?是生你養你的地方,鄉愁也是曾經餵養你生命的食物。對於久別家鄉的大石橋人來說,一碗家鄉的大米飯,是帶有家鄉符號的食物味道。
李忠超長年在北京工作,他說,兒時最愛吃的就是咱大石橋的米飯,雖然現在在北京也天天吃米飯,但總感覺不是家鄉的味道 口大米在李忠超的味覺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轉化
初夏,是旅遊客流旺盛的時節,遊客從四面八方來到大石橋市黃丫口自然生態旅遊景區。漫山的杜鵑花讓這個山村變得豐盈唯美……其實來這裏的遊客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吃一餐地道的營口大米飯。
據介紹,要做出口感香滑的上等米飯,大米還只是第一步,尚需另一法寶——土灶大鐵鍋。當土灶里的火均勻地舔舐着鍋底,在水溫的傳導下,米粒的潤水率得到提升,造就了最富營養的米漿。米飯甜而不膩,米粒順滑清香、細膩綿軟,此時,配什麼樣的菜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濃郁的飯香,飄融在黃丫口村的農家院中,與遠方客人分享歷久彌新的味道,細細咀嚼自然的饋贈。
遠方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10月,金色的稻浪一望無際,給人的第一印象,到處都能見到「米」字,米業加工廠、稻米合作社……而當「稻米」植物生涯結束,接下來它又要開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35歲的楊洪順承包1000畝水田種水稻。在他的加工廠里,當年的稻子要經過清理、去石、脫殼、谷糟分離、選色、拋光和白米分級等十幾道工序,才能成為營口大米。當鮮米入袋裝車,楊洪順也就完成了一季的忙活。每年從10月到12月的三個月裏,楊洪順一家能賣掉2萬噸斤稻米。
大石橋現有國有倉儲企業3家,准倉容量30萬噸,已形成集種植、收購、檢驗、存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良性運行模式。依託國內最大的糧食港口——鮁魚圈港,中國鎂都大石橋市正在建成輻射全國的東北優質大米產業集聚區,配合着各地的飲食習俗,做出吃法多樣、口味豐富的米食,成就人們餐桌上難忘的味道…… (王藝橋 張平 王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