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元宵節。安徽休寧縣鶴城鄉右龍村家家戶戶齊上陣,自發舞起百餘米長的板凳龍,歡度元宵佳節,吸引了周邊省市的遊客、攝影愛好者及當地群眾前來觀看。
始於宋代 古徽一絕
右龍舞板凳龍始於宋朝,堪稱古徽州民間技藝一絕,寓意張氏族人得上天佑護,年年歲歲風調雨順,豐收喜慶,右龍村名也由此而得名。2007年,“右龍板凳龍”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右龍板凳龍由一節節木板連接而成,龍頭龍尾過去由族長負責制作,現在由村集體裝扮。龍身的每節板凳一米多長,上裝3盞紅燈籠。
當日傍晚時分,伴隨著鏗鏘的鑼鼓聲,鞭炮齊鳴,各家各戶壯勞力身穿統一服裝,扛著板凳龍前往村外新廟集合。右龍板凳龍代表性傳承人張光武在廟中將蠟燭點燃,行三跪九叩之禮後,接上龍頭龍尾。眾人齊聲呼號,一時百燈齊亮,長長的龍燈蜿蜒行進村中。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放煙花鞭炮迎接神龍帶來福澤,帶來安康。
在廣場上,一百多米長的巨龍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響也舞出了綽約風姿,時而翻滾,時而盤曲,忽兒變成“8”字形,忽兒幻成“9”字形,場面氣勢恢弘,蔚為壯觀。
“我來右龍拍板凳龍有好多趟了,這個龍是非遺傳承,舞起來很漂亮,很壯觀,也很振奮人心!”遊客李惠然興奮地說。來自銅陵遊的他,早在2017年就前來拍攝右龍板凳龍了,而且每次來都要記錄村民裝裱龍和舞龍的全過程,他更由衷地祝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夠年年歲歲幸福快樂,喜笑顏開。(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盛紅兵 餘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