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在甘肅省瓜州縣河東鎮雙泉村四組柴全忠家的苜蓿地里,連片的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聯合收割機在田野上劃出一道道美麗的線條,一派豐收景象。
「我們合作社種植紫花苜蓿1500畝,用大型牧草收穫機收割,不到3天就收完了,一畝地從收割到晾曬、打捆、裝卸一共才花100元。要用人收割,一個人一天一畝地都割不了,僅割草的人工費就得花150元,再加上人工晾曬、拉運,就得300元。現在機械化作業就是好,割的又快質量又好,也有了效益。」柴全忠說。
收割牧草
今年以來,該縣河東鎮按照「生態優先、立草為業、以草帶畜、草畜一體、循環發展」的思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草畜產業,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至目前,全鎮優質肉牛品種安格斯、西門塔爾基礎母牛存欄量達到了2000餘頭,養殖農戶達到400餘戶,全鎮青貯玉米種植面積1.5萬多畝、優質苜蓿留床面積10000畝,形成種養加銷產業閉環。將利用3到5年時間,把河東鎮打造成為瓜州地區最大的肉牛繁育基地和萬畝優質飼草種植基地。
牧草打包
「合作社經營的大型牧草收穫機3台,打捆機4台,晾曬機4台,牧草加工廠和顆粒飼料加工廠各1個,除了滿足我們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的1700畝苜蓿,還為周邊鄉鎮種草農戶服務,有時還跨區到新疆、內蒙等地作業,既方便了種草農戶、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僅牧草收穫一年作業費收入450萬元。」瓜州縣河東鎮雙贏富民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佩虎說。
待銷售的牧草
為減輕草畜產業生產勞動強度,提高草畜產業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力生產成本。近年來,瓜州縣堅持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統領,加大草畜產業生產機械引進推廣力度,不斷延伸拓展草畜產業綜合機械化生產鏈條。全縣引進牧草精量播種機、農業植保無人飛機、牧草加工和顆粒飼料生產設備等設備,實現了牧草產業從種植、植保、收穫、晾曬、打捆、加工、拌料、撒料等環節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提高了牧草生產利用質量,全縣草畜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為規模化養殖提供了便利。(記者 寇剛 通訊員 馬晶晶 湯雪桃 谷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