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在安徽黟縣,各地幹部群眾用奮鬥續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近日,在黟縣漁亭鎮汪村村村委會大院內,駐村工作隊成員汪一鳴正在售賣今年第一塘鮮。一只只活躍、肥美的魚兒引來周邊群眾紛紛前來搶購。
據瞭解,魚養殖项目為漁亭鎮汪村村2021年財政銜接資金项目,项目總投資8萬元,於去年6月份開始實施,通過養殖甲魚、鯽魚、黃剌魚等品種,預計產出魚量能達一萬斤,為村集體增收1萬元,帶動村內8戶脫貧戶實現增收致富。
近年來,漁亭鎮壯大特色產業、增強內生動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展更多管道;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不斷提升。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圖景徐徐展開。
“產業引擎”賦能集體經濟
漁亭鎮持續開發利用好農田、山林、園地、水域等集體自然資源,通過流轉、入股等形式,有針對性地發展“資源型”“種養型”等類型的集體經濟,為“產業引擎”賦予強大的動能,讓村級集體資源持續保值增值。
6月13日,在汪村村水稻種植基地,一臺臺插秧機滿載秧苗行駛在田間。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夏種,汪村村全程實現了機械化,讓水稻種植全程“跑”了起來。汪村村利用2022年第三批財政銜接資金30萬元購買2臺洋馬高速插秧機和1臺水稻育苗用播種機,機械化種植顛覆了傳統種植的方式,也為後期規模化、機械化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今年,該村計劃發展水稻570畝,其中黑稻50餘畝,預計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
產業瞄準了方向,村集體嘗到了甜頭。今年,漁亭鎮還整合435畝拋荒地大力發展黑玉米、黑稻、紫山藥、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各村通過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形成“有糧、有果、有菜”的多元產業結構。特色產業的發展,也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就業,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對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地作用。(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王瑤 汪崢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