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振興新突破 奮進新征程『瀋陽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加快創新瀋陽建設專場」上,渾南區政府副區長傅涵說,作為國家首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瀋陽高新區自成立之日起即將創新作為立區之本、興區之要和強區之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的這十年,瀋陽高新區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為抓手,以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壯大。
瀋陽高新區十年聚焦發展,創新主體呈現幾何增長。堅持以發展壯大「新字號」為目標,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構建了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的「6重點+6特色+3未來」的產業體系,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04家,是十年前的11倍;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841家,是五年前首次評定以來的7.7倍;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實現從無到有,累計達到482家,佔全市的40%,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327.2億元,增長172.5%。
十年勇於突破,創新能力展現躍升態勢。堅持走創新路、吃技術飯,IC裝備產業連續打破國際市場技術壟斷,圓滿完成6個國家02重大專項課題;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產業陸續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高端醫療設備行銷美、意、法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數字經濟領域,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台15個,105家企業實現上雲用數賦智,改造升級智能工廠、數碼化車間65個,建設5G基站3147個,實現了重點企業、園區、小區全覆蓋;在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下,神舟飛天、蛟龍下海、國慶彩車、冬奧殘奧均有高新區企業、高新區技術參與其中。
十年致力改革,創新體系得到持續完善。打破科技企業單打獨鬥的創新困境,培育搭建公共研發中心、共享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306家,是十年前的3.5倍。同時,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34家,相繼建立東北科技大市場、盛京基金小鎮等多個創新支撐平台,全區技術合同成交登記達到1138項,成果就地轉化能力提升5倍有餘、轉化率接近40%。在靈活高效的創新體系支撐下,11家本土企業陸續上市,佔全市上市企業數量的近半壁江山。
十年精心服務,創新環境實現不斷優化。首創全程幫辦代辦的「會客廳」涉企服務模式,1490個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337個審批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重大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同時,深入踐行人才強區戰略,建成院士工作站4個,聚集各類高層次人才1263人,擁有在校大學生12.6萬人。此外,堅定支持創新創業,創業活動增長13.3倍、雙創載體數量增長3.4倍,孵化總面積達到235萬平方米,「雙創」示範基地獲得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資金對接激勵。
傅涵說,過去的十年,東風浩蕩繪就了時代詩篇!展望未來的五年,我們將對標區域發展新藍圖,建設產業興旺的實力高新區,力爭三年內進入全國高新區十強行列,成為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引領區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主引擎。(瀋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