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不僅是城鄉聯繫的紐帶,也是關乎鄉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近年來,四川省平武縣持續以「升級、加密、聯網」為公路建設主攻方向,以當地特色產業及旅遊發展創造「暢、安、舒、美、優」的通行條件及服務水平為目標,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截止2021年底,全縣已建成農村公路1488公里,路網密度達0.25公里每平方公里。一條條通往大山的美麗鄉村路,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強勁動力,也為加快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雲端上的通鄉公路
以「建好」為基礎 編織一張繁榮網
山區要發展,交通必當先。近五年,平武縣多渠道籌措資金11.2億,新改建農村公路820公里、橋樑93座,打造「四好農村路」示範線110公里。圍繞清漪江鄉村康養產業帶、老河溝精品民宿集群、虎牙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示範社區等建設為核心,推動縣域內旅遊內環線路網放射狀延伸。形成農村公路+旅遊+地方特色產業+經濟效益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襯托的整體發展格局。在平武縣「四好農村路」的每一條線上,都如詩如畫。清漪江流域環線茶香習習、果梅甘爽;涪江流域環線碩果纍纍,沁人心脾;高山產業環線中藥材花香葉茂、視野連片。
產業道路網
以「管好」為手段 奏響一首暢通曲
農村公路「三分建、七分管」。平武縣率先推行公路路長制,明確各部門、鄉鎮職責,層層落實各級路長責任,不斷優化農村公路管理。全縣11條縣道、23條鄉道、204條村道分別細化了縣級領導擔任總路長、副總路長,鄉鎮領導擔任鄉鎮級路長、村級負責幹部擔任村級路長的三級路長制度,不斷提升路長制實效,強化公路、設施、秩序、綠化、亮化。建立「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三級路產路權管理體系;完善公安交警、交通執法、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治理體系。同時,創新信息化管理,建立農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將建管養運和路長制納入「線上」管理,切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格局。
寬暢的旅遊道路
以「護好」為保障 打造一條精細路
由於地質複雜、地震頻發、氣候極端等因素,晴通雨阻是平武交通的真實寫照,近1500公里的山區農村公路養護任務十分艱巨。為此,平武縣加大了地質洪澇災害搶通保通資金的籌措,充分調動各級力量和資金修復整治損毀農村公路。注重探索農村公路養護可持續化的新路子,採取專群結合的養護方式,制定出台了《平武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養護質量與養護經費掛鈎,權責清晰的養護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導、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工作體系,推動農村公路養護信息化、專業化、常態化。
公路通到村民家門口
以「用好」為目的 邁向一條康莊道
建好公路是基礎,管好、護好公路是途徑,用好公路服務好才是目的。平武縣堅持城鄉一體、客貨並舉、運郵結合,全面加快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着眼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鞏固「金通工程」建設成效。截止目前,全縣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3條,建成縣城二級客運站1個、農村客運招呼站牌266個,開行農村客運車輛75台,建制村班車通達率100%。全縣快遞配送點位52個,郵政配送點位41個,通過整合資源,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快速推進城鄉物流網絡化建設。逐步暢通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物流配送渠道,共同編織覆蓋全縣的農村交通物流網。
以「四好」帶動「全好」,以「一招」求「多效」,以「一業」興「百業」,平武縣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為縣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墊定了堅實交通基礎。
如今,行走在平武縣地域山水間,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宛如一條條舞動的綵帶,串線成珠、聯網成片、縱橫交錯,把平武的生態環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地方風貌連綴在一起,美不勝收。(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葉鑫 龍遠培 圖/胡宇)
頂圖:四通八達的通戶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