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中华大地

「榆」你見證 精彩十年丨甘肅榆中續譜鄉村振興新章

2022-09-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榆中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發展壯大 5 大富民產業,打造 5 大縣域扶貧品牌,6 萬多農戶在產業鏈上致富,現行標準下 22457 戶 84294 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4 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歷史性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榆中人民同步小康的奮鬥目標如期實現。56萬榆中兒女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實幹篤定前行,以擔當助力發展,奮力譜寫了產業強、生態美、社會穩的全面小康幸福篇章,如今穩步邁上鄉村振興新征程。

    3輛農用車變30輛 致富路上「蔬」香溢

    初秋,正值蔬菜採收的旺季,走在榆中縣金崖鎮祥龍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只見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一塊塊形狀整齊的田地間,蔬菜鮮翠欲滴,綠意蔥鬱,正在忙碌的菜農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構成了壯闊美麗的隴原大地豐收景觀。

    合作社負責人豆俊蘭告訴記者,經過24小時的降溫後,合作社的蔬菜將運往廣東、天津等定點合作市場,每年蔬菜銷量達15000餘噸。

    「2010年左右,村民大片種植西蘭花和花椰菜(白菜花),但有些家庭無法運到菜庫里去,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我就特別着急。剛開始組織人員設點收購菜花,然後交到菜庫,但是這樣費時費工,相當麻煩,2012年我就動員身邊5個關係不錯的村民,投資100萬元,聯合註冊了合作社。剛開始流轉土地30畝,現在流轉的土地,加上代種、整治的撂荒地,種植面子有500餘畝,農用車也從起初的3輛增加到了現在的30輛。」談起十年來的收穫,豆俊蘭高興地說道。

    十年來,合作社積極探索現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實現了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五個統一」。截至目前,已與廣東等地的2000多家超市建立了銷售合作關係。該合作社從2021年的6人,發展到2022年吸收本地勞動力500餘人務工,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近打工,並且有可觀的收入。同時,於2019年吸收全鎮41戶無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以資產入股收益形式加入,每年每戶分紅2000元。

    祥龍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只是榆中縣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榆中縣堅持「擴面增收、標準生產、品牌增效、保障質量」基本思路,已成立農業合作社1564個,帶動鄉村發展的蔬菜、瓜果等產品主要銷往粵港澳、津京冀、長三角等地區,高原夏菜產業已逐步形成四季生產、周年供應、長短結合、內外互補、效益增長的良性互動格局。

    今年,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6.2萬畝,實現產量80萬噸,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業群已初具規模,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縣地方優勢特色主導產業。

    新「三變」模式釀出村集體經濟「增收蜜」

图二.jpg

    秋色漸濃,位於榆中縣甘草店鎮郭家灣村的蕎麥花兒開得正艷。郭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劉善忠走在蕎麥地里,時而遠眺,時而彎腰,看着蕎麥的長勢。一群群蜜蜂嗡嗡地飛着,在花間穿梭。

    在距離蕎麥地2公里的地方,利用廢舊學校改造的郭家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80多個蜂箱錯落有致地擺放着,循着「嗡嗡」聲望去,蜂箱入口處,勤勞的蜜蜂進進出出,忙着采蜜……

    今年以來,甘草店鎮郭家灣村結合撂荒地整治,流轉本村撂荒地種植油菜花400畝、紫花苜蓿100畝、蕎麥150畝,通過新「三變」(鮮花變蜂蜜、籽粒變雜糧、秸稈變草料),實現農民增收、村集體受益、人居環境美化的目的。不但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也保證了中蜂蜜源,通過蜜蜂授粉後的蕎麥、油菜籽粒飽滿、口感更佳,通過銷售蕎麥麵、菜籽油等增加村集體收入。油菜、蕎麥等作物秸稈通過加工後可以作為牛羊草料,牛羊糞便通過發酵腐熟做成有機肥,提供作物營養肥效,改善土壤質量,提高產品品質。

    「現在路都修到了田間地頭,方便了農機具進入,種蕎麥也比以前輕鬆、簡單多了。我們在地里套種了蕎麥和板藍根,這樣勞力、物資投入成本降低近一半,產量提高50%以上,價格翻了一番。」劉善忠說。

    郭家灣村在綠化中注重種植洋槐、紅花槐、杏樹等蜜源性經濟林木,依託郭家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2021年引進中蜂50箱,2022年新增購買中蜂30箱,發展帶動本村中蜂養殖4戶20箱,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擴銷路、提規模、保質量。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申請註冊「六欣源」商標,着力培育高品質、有市場、能富民的特色品牌,通過蜂蜜銷售,2021年增加村集體經濟6萬元。

    農民變身「演員」 幸福感不斷攀升

图三.jpg

    清晨,走在榆中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幸福家園,一陣陣音樂在小區里飄蕩,一群搬遷戶在院裡跳着歡快的廣場舞。

    如今,廣場舞已成為幸福家園搬遷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式各樣的舞蹈已經成為一道了靚麗的文化風景。廣場舞不僅滿足了搬遷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活躍了安置點的氣氛,加速了農民變「市民」的轉變,進一步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認可度,成了搬遷群眾「穩得住」的一大法寶。

    通過一系列重要舉措,榆中縣已駛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快車道,一幅產業強、村莊美、村民富、鄉風好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 寇剛 通訊員 張永琰)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