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中华大地

保障濕地 保護候鳥 江西省全力降低旱情不利影響

2022-12-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日,2022年中國永修「鶴舞鄱湖」國際觀鳥大會新聞發布會在永修吳城召開。會上,圍繞今年高溫幹旱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江西省如何加強越冬候鳥棲息地環境保護?今年來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有什麽特點?省林業局采取了什麽措施來保護這些候鳥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解答。

图一 (1).jpg

江西省林業局濕地和草地管理處處長俞長好

    江西省林業局濕地和草地管理處處長俞長好表示,針對今年高溫幹旱天氣,江西省全面部署保障鄱陽湖濕地及候鳥保護工作,提前預判,組織濕地、鳥類、水文、水生生物等有關專家到鄱陽湖區實地調研,召開鄱陽湖旱情應對及濕地候鳥保護工作視頻會議,分析研判旱情對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帶來的不利影響,謀劃秋冬季鄱陽湖區濕地、候鳥及長江江豚保護應對措施;科學指導沿湖各地通過關閘蓄水、修閘保水、開渠引水、河道抽水等方式落實生態補水,局部地區候鳥及水生植物、魚類所需水源得到有效補給;保障食源,組織開展老化苔草刈割,促進新的苔草萌發生長,為草食性候鳥儲備天然食源。此外,指導沿湖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分散營建候鳥補充備選食源地,儲備稻田、藕塘、芡實地等人工食源地9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鳥爭食」矛盾;強化巡護,沿湖各地各有關部門全面強化對湖區濕地候鳥的巡護力度,對候鳥棲息地等重點區域開展全天候巡護、地毯式排查,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候鳥資源的違法行為,減少了人為活動對鄱陽湖濕地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對越冬候鳥的幹擾;探索經驗,聯合中科院地理所、復旦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湖北秀湖植物園等科研機構探索鄱陽湖濕地生境異質化改造的經驗做法,組織開展沈水植物培育實驗,下一步計劃開展碟形湖微地貌改造、洲灘植被帶修復等科研項目,為指導沿湖各地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增強濕地應對極端氣候能力探索有益經驗。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為加強越冬候鳥棲息地環境保護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图二.jpg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徐誌文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徐誌文指出:相比往年,今年鄱陽湖越冬候鳥主要呈現出「來得早」「聚得密」「離得近」三個特點,並采取了相關措施來保護這些候鳥。

    「來得早」指的是:因為北方地區寒潮,鳥類遷徙時間大為提前;南方地區以晴好天氣為主,鳥類遷徙途中參照物更加明顯,縮短了遷徙時間,各方面條件都有利於候鳥南遷。為此,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前預警,8月上旬關閉了保護區核心湖大湖池和沙湖的控水閘,並對兩個碟形湖的矮圍進行維護搶修。提前研判,邀請多領域專家團隊來保護區進行研討,形成科學控水、棲息地管理、濕地植被恢復等多方面的綜合指導意見;提前部署,從全力保水、全力保食、全力保鳥三個方面著手,形成具體工作意見,通過聯保委組織沿湖各地落實生態保水補水、建立應急食源地、開展科研實驗等八條措施,保障鄱陽湖濕地候鳥棲息安全。

    「聚得密」指的是:目前越冬候鳥主要集中分布在保水較好的碟形湖和湖區周邊部分稻田、藕塘等人工生境內,而且隨著南下候鳥數量不斷增長呈現出密度越來越高的趨勢。為此,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湖區巡護監測,強化應急處置能力,與地方聯合製定突發問題應急處置預案,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能夠有條不紊地妥善處置。

    「離得近」指的是:近年來,江西省高度重視濕地候鳥保護工作,落實生態補償政策,拉動湖區「觀鳥經濟」。湖區群眾生活生產方式得以轉變,生態保護意識日益增強,湖區從原來的「人鳥爭食」逐步轉變為現在的「鳥進人退」,候鳥離人們生活越來越近。為此,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並加強宣傳引導,提升社會公眾參與保護的共識。(郭美勤 彭倩玉)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