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12月7日在深圳市木星美術館開幕,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以六大板塊呈現影像作品2500餘幅,為觀眾送上「精彩紛呈」多維度的攝影藝術大餐,開幕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深圳最大規模綜合性攝影盛會
據了解,創辦於2017年的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是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深圳市文聯聯手打造的國家級、國際性攝影品牌活動,也是深圳建市以來舉辦的最大規模綜合性攝影盛會,自2019年起連續3年被列入中國文聯工作要點,是「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的重點項目。在中國文聯、中國攝協、深圳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大展不斷注入澎湃動力,與城市同行,不斷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以「人文·都市·科技」為總主題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琛介紹,深圳國際攝影大展舉辦至今已經到第五屆,展覽以「人文·都市·科技」為總主題,前四屆依次呈現了「城市·姿態」「城市·體溫」「城市·呼吸」「城市·先行」四個主題,湧現出一大批攝影精品力作,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呈現了深圳作為一座年輕城市的肖像及世界各國城市風貌,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逐年擴大,成為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平台和中國攝影文化品牌。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琛表示,攝影是零門檻、參與性最強的一門藝術,中國攝影家協會也是伴着這份熱土成長起來。深圳國際攝影展不僅集結了來自全球的影像作品,而且深圳各個區在展覽舉辦期間都有平行展遍地開花,得到了深圳市民的熱烈擁護和積極參與,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帶給人們豐富的精神文化糧食。
深圳市攝影家協會顧問周順斌受邀參加專題攝影展,展出《基建工程兵拓荒深圳紀實》系列專題作品,表現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建設者們如何來到深圳用雙手建設這座城市,既有在工地的勞動者,也有帶着孩子上夜校的母親。「這些老照片充分反映了在深圳40年發展期間的建設者們在這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體現出對生活、對特區建設的種種活力,跟本次展覽的主題是非常契合的。」周順斌也是其中的一員:「我是1981年來到深圳的,當時這座城市多為荒山野嶺,基本上沒有一棟高樓。來到這裏以後,我用我的鏡頭記錄了第一棟高層建設——電子大廈,在當時那個沒有高樓的年代極富象徵意義。」周順斌從歷屆深圳國際攝影展中看到了攝影事業的新發展:「40年過去了,中國攝影發展迅猛,不僅相機運用非常廣泛,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手機來反映生活。在人人都是攝影家的時代,作為專業攝影師的我們,如何用鏡頭表達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對社會的認知,要從深度上去努力。」
打造「線上3D數字展廳」
深圳市攝影家協會主席趙青介紹,本屆攝影展因為疫情的原因一再推遲開幕時間,舉辦地點從原來的深圳會展中心調整到深圳市木星美術館,也因此讓一些巨幅照片有了更好的呈現。同時,雖然一些國外品牌因疫情無法參展,但是作為歷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的「常客」,華為集團和雅昌集團依然在本屆大展的攝影企業展中領銜。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觀眾的觀展需求,第五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線上下展覽的基礎上,以數字建模和XR技術,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傾情打造了「線上3D數字展廳」。突破時空的局限性,拓展展覽的應用場景,細緻完整展示所有參賽攝影作品,觀眾可通過點擊前往任意展區隨心切換觀看攝影作品,以增加大展的互動性,將藝術鑒賞帶到群眾生活中去。趙青表示,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城市,是一代又一代的深圳人、奮鬥者成就了這個城市的輝煌。據今年人口統計,深圳人的平均年齡只有32.5歲,依然年輕。這個充滿了創意的城市為我們攝影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我們不僅記錄了這個城市的變化、發展,也記錄下讓這座城市活力四射的奮鬥者們。
據悉,本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共設六大板塊內容:主題徵稿展、主題學術研討會、專題邀請展、手機攝影展、攝影企業展、分會場平行展。作為展覽的重要板塊,主題徵稿展以「城市·活力」為主題、用鏡頭聚焦活力之城,分紀錄類和藝術類兩大類別。主題徵稿展於2021年5月開始面向全球範圍徵稿,截至2021年8月10日共收到來自全球7大洲的作品共14113件(25276幅),經專家多重評審,精選出119件佳作與觀眾見面,包括紀錄類入選作品59件,藝術類入選作品60件。作為深圳國際攝影大展的延伸,分會場一直是重要的組成部,為眾多攝影人提供展示與共享的平臺。從2021年9月20日開始,深圳市各區23個分會場已帶着無限活力陸續登場,以多元性和藝術性,形成市區聯動多重大合唱。第五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打開了一扇城市活力之門,用光影折射出城市的魅力與精彩,為深圳精神留下創意和進取的注腳,展現深圳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獨特形象。第五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線上3D數字展廳將線上上長期存在。觀眾可通過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官方微信公眾號、掃碼及各大平臺推薦的鏈接點擊等多種路徑進入,同時滿足手機移動端、PC端和PAD漫遊觀展。(記者 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