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沙堆鎮,有座由古巴先僑捐建的有着96年悠久歷史的「古巴橋」,這是中國唯一以「古巴」命名的橋樑。如今,古巴橋已經成為文物遺址,受到當地政府悉心保護,但是這一文物背後的感人故事,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感人至深。
古巴橋所在的那伏村,是著名僑村
古巴先賢捐建「古巴橋」
2021年10月,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員黃卓才在參觀了那伏村古巴橋遺蹟後,發出深深感慨:「古巴橋背後的故事正是僑文化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彌足珍貴。」
根據沙堆鎮那伏村長者介紹,古巴橋的興建緣由如下:話說民國初年,那伏村村民在村東頭修築了一道弧形的長堤,並在堤上種上荔枝樹,僅僅數年功夫便長成一條荔枝林長龍。此堤北起那伏村教堂里北山雞包(山丘名)坡腳的上干坑(土名),南達東慶里南的雞尾駁(土名)的竹口,向東彎出,全長1000多米。塘下坑出口處間於長堤之中,劃若鴻溝,把長堤一分為二,造成南北交通阻斷,當時雖有簡便的木橋可供村民小心通行,但過往行人走至此處深感不便,村民祈盼能建一座永久性大橋,但是苦於村中錢財不足,一時不能成事。此時,旅居古巴的那伏村海外鄉親聞訊,熱心倡議、熱心捐款,終於促成家鄉橋樑的修建。古巴橋的成功修建為村民們解決了出行的不便。該橋於1927年冬動工,至1928年夏建成,當地村民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古巴橋又被當地鄉民稱作「洋灰橋」,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建築物使用西方水泥還是比較時髦的事情。
1928年「古巴橋」修建碑記與捐款芳名
命名「古巴橋」表彰先僑愛國心
古巴橋這座「洋灰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長10.35米,寬1.65米,厚0.18米,單孔拱橋,兩邊橋墩高約4米,橋面兩邊護欄也是用混凝土搗成。村民原本為這座橋樑命名為「那伏長堤橋」,但由於建橋經費多由旅居古巴的鄉親捐款,最後為表彰旅居古巴僑胞的巨大貢獻,遂命名為「古巴橋」,並在橋護欄兩邊均刻上「古巴」字樣的水泥凹字以作紀念。那伏村父老當年曾經樹碑於橋頭,銘刻捐款者之芳名。時至今日石碑雖已殘舊,但字跡仍可辨認。時移世易滄海桑田,由於水源坑道的改道,道路的變遷,此橋早已由水道橋樑變成旱橋,橋底也填滿了泥土,當年那種橫跨小河渡人到彼岸的作用已不復存在。但每當提及古巴橋,那伏村當地父老總是津津樂道。2012年,古巴橋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過程中被列入新會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會區不可移動文物:古巴橋
感人傳說 古巴華僑的家國情懷
關於這座古巴橋,還有另外一個感人傳說。事情發生在清朝末期,那時那伏村不少村民為求生計遠赴古巴謀生做苦工,日夜操勞如騾馬,受盡洋人僱主的欺凌,僑胞們日盼夜盼祖國強大、民族富強。他們得知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在海外宣揚革命,於是群起響應,支持孫中山發起組織的中國同盟會。為此,那伏村旅居古巴的華僑團結一致,群策群力為中國同盟會籌集革命款項,準備交付給孫中山作為革命經費。由於當時封建勢力的封鎖和實際條件的限制,本來準備用於推翻滿清的革命捐款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至中華民國成立也未能如願送到革命軍手上。中華民國成立後,古巴僑胞由此前的支援民主革命轉變成支持家鄉新建設,將該款項用於家鄉橋樑的建設上,便有了古巴橋的修建。無論是此前的支援民主革命以及此後的支持家鄉新建設,都是一樣的感人,一樣的愛國,旅古巴先僑的家國情懷堪稱是頂天立地、可歌可泣。
96年過去了,歲月悠悠,歷久彌新,僑鄉沙堆鎮這座「古巴橋」終於引起了古巴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的關注。2021年10月20日、2023年10月23日,古巴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丹尼思女士一行兩次到訪沙堆鎮,實地探訪沙堆鎮古巴華僑文化。96年後,古巴華僑捐建的「古巴橋」終於再度牽手古巴情緣、再寫中古友誼新篇章。丹尼思女士在沙堆鎮訪問期間,與那伏村的一眾父老鄉親進行詳細交談,深入了解古巴橋歷史。她表示,很開心來到著名僑鄉沙堆鎮,可以近距離深深領悟古建築背後的古巴華僑華人故事,深入地感受到沙堆古巴僑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丹尼思認為,沙堆古巴華僑文化底蘊深厚,一連兩次前來沙堆鎮調研,是為了向古巴華僑華人致敬。她表示,古巴華僑華人不僅為古巴的獨立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古巴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她還深情引用古巴首都哈瓦那「旅古華僑協助古巴獨立紀功碑」上鐫刻的名言——「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逃兵,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叛徒」,以此點讚古中兩國深厚情誼,祝願兩國友誼之樹長青。至此,僑鄉沙堆鎮的「古巴橋」成為中古友誼、中古交往的珍貴見證者。(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黃柏軍)
頂圖:近年修建的古巴橋文物遺址標識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