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風采大賽圓滿落幕

2024-07-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7月7日,首屆「灣區聲典」粵港澳大灣區語言風采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此次大賽吸引了眾多來自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地的青年參與,經過初賽、複賽的激烈角逐,最終60組選手脫穎而出,摘得一、二、三等獎。其中,3組冠軍選手獲得登台表演,一展風采的寶貴機會。

    本屆賽事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深圳聯絡部、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深圳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文化傳播委員會、大灣區青年夢之家協辦,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深圳城市職業學院人文學院、深圳外國語學校、武漢大學深圳校友會傳媒分會特別支持。

    參賽形式多樣 500餘名灣區青年踴躍報名

    用語言傳遞故事,用聲音打動人心。首屆「灣區聲典」粵港澳大灣區語言風采大賽作為「2024深港澳青年文化交流周」重磅活動,旨在展示大灣區青年的語言才華,通過普通話、粵語、英語和葡萄牙語的交流與傳播,彰顯灣區風采與語言魅力,加強大灣區青年對共同語言文化的認同感,推動大灣區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深圳市語言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馬慶介紹,本次賽事共設三個參賽組別:青少年組(12-18歲)、成年組(18-45歲)、達人組(兩種及以上語言參賽)。自啟動報名以來,社會反響熱烈,共有500多名大灣區青年踴躍參賽。他們紛紛用「家鄉話」,配以詩歌朗誦、故事講述、即興演講等形式,分享自身經歷、身邊的耳見耳聞、或與「粵港澳大灣區」主題相關的原創故事,冀帶出具有啟發性的正面訊息,向社會各界人士傳遞正能量。

    為確保大賽的公正性和專業性,賽事亦邀請了眾多語言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委,如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王梅、譚可,知名訪談主持人燕山等。經過評委團的初期篩選,共188組作品入圍決賽,最後60組選手獲獎,其中一等獎13組,二等獎19組,三等獎28組。

    倡推動粵語學習傳播 彰顯灣區語言風采魅力

    「大賽參賽者眾多,且以青年群體為主。這不僅體現了大灣區人們對語言文化的熱愛,也展示了大灣區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每一位參賽者都是大灣區語言文化的傳播者,他們的表現將讓更多人感受到大灣區語言的魅力。」馬慶在致辭時透露,從整個參賽情況看,普通話和英語語種報名者最多,粵語和葡語略少,這說明大灣區的普通話普及非常成功,國際化程度也日益提高。

    但同時也反映了近年來粵語在公共場合和年輕一代中的使用有所減少,「這無疑是一種遺憾,因為粵語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地域特色,它是大灣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馬慶呼籲,年輕一代應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粵語,以保持這一語言的活力和傳承;社會各界應通過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推動粵語的學習和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這種獨特的語言。

    值得關注的是,首屆「灣區聲典」粵港澳大灣區語言風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多名選手也獲得登台展現自己語言風采的寶貴機會。其中,青年組普通話一等獎選手劉慧宇、周紓珏帶來了作品《最後一分鐘》,以飽滿的情緒帶領現場觀眾回溯香港回歸的重要歷史時刻,表達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青年組普通話一等獎選手章凝譽帶來了作品《百合花開》,用溫婉的嗓音向現場觀眾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只要不懈努力,就會獲得成功;達人組一等獎選手招梓楓、梁澤鉅、李澤甫則用普通話、粵語、英語多語展示作品《穿越時空的告慰》,傳達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攜手共建世界級灣區的美好願景。他們精彩的演繹,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共尋深港文化脈略 《奔騰的深圳河》新書籤售

    活動當天,知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黎光亦攜帶新書《奔騰的深圳河》親臨現場,與大灣區青年進行交流分享,解讀書籍背後故事。

    據悉,《奔騰的深圳河》以深圳河為脈絡,書寫一條河、兩座城,中國與世界相遇的故事。現場,楊黎光以書為媒,分享自己在深圳生活30多年的經歷和見聞,講述了這座城市的變遷與發展,不僅讓青年們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與力量,也對一河之隔的深圳和香港,兩地血脈交融、榮辱與共的發展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記者 姚志東)

    頂圖:活動現場。毛志亮攝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