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穗花都走教邁進「2.0版本」 已惠及上萬名學生

2024-09-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走教」,指的是一名教師跨兩個及以上學校授課,是普通授課方式的有益補充。花都區部分農村地區,因生源不足導致學校教師總量不足、師資配備不均衡,直接影響學生接受學科專業化教育。

    2018年,花都區開始試點運行走教和學區教師交流工作,解決鄉村音體美教師配備不足的問題。目前,該項工作正在從「為了需要」向着「為了發展」的2.0版本邁進。迄今為止,花都區共有57名參與「走教」工作的教師,分佈在14所學校中,惠及上萬名學生。

2.png

學生們在上音樂課

    1.0版本:為了需要而走教

    補齊鄉鎮基礎教育短板事關民生。在今年的花都區慶祝教師節大會上,區委書記邢翔表示,要給孩子提供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

    花都區西部教育片區轄炭步鎮、赤坭鎮,屬於相對農村和邊遠地區,共有18所公辦中小學校,其中教學班不足12個的有7所,最少的一個學校僅70餘名學生,音體美學科教師配備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

    「農村地區學校規模小,有些學校沒有配備音體美老師,這類課就由語數英老師來兼教,有些辦學規模大一點的學校,音體美老師的課時量也較少,總的來說就是一方面專業老師沒有課上,另一方面學校沒有專業的老師來任教。」花都區教育局西片教育指導中心主任葉添華介紹。

    為解決西片專業教師師資短缺的難題,也為了保障西片全體學生都能享受同等優質教育的權利,從2018年開始,西片教育指導中心在花都區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區率先開展走教和學區教師交流工作,通過打破校際壁壘,優化師資學科結構,來解決鄉村音體美教師配備不足的問題,保障了課程開齊開足,補齊校際間、教育集團校間、城鄉間教育發展短板。

    彼時,走教包含的科目主要是音樂、體育、美術、心理等,讓孩子們在接受主科教育的同時,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課程。「農村地區的孩子,以前唱歌經常跑調,接受專業音樂老師的教育後,藝術素養大大提升,近幾年在市、區的藝術素養監測成績中得到顯著的提升,西片師生藝術作品參加區級以上評比,也屢獲殊榮。」葉添華表示。

3.png

陳茜在炭步鎮第二小學上音樂課

    2.0版本:為了發展而走教

    在走教和交流輪崗工作施行以來,學生精於「學」,教師精於「教」,花都西片的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改善。2023年,花都區開始探索走教工作2.0版,從「交換式」演變成「車輪式」,由學校「缺教師、課不齊」到「有教師、開齊課」再到「配強師、上好課」,吸納更多學校參與其中,同時走教學科從音體美拓展到全科,不斷促進花都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前走教工作主要局限在兩所學校之間,現在增加至三所學校甚至更多,比如說某所學校接受了其他學校音樂課走教的同時,這所學校也派出美術老師,前往另一間學校走教。」葉添華對「車輪式」走教工作模式進行了闡釋。

    從被動的「為了需要而走教」到主動的「為了發展而走教」,花都區走教工作模式不斷更新迭代,趨於成熟。教師到走教的學校授課,不再是一味的幫扶,彌補學科教育的空白,也是向同學科更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吳泳琪是參與花都區走教工作的一名美術老師,每個星期從自己任教的藍田小學到蓮塘小學走教,為了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她也會到炭步鴨湖小學走教,向該校更專業的版畫老師學習版畫知識,隨後再將自己所學運用到蓮塘小學的走教中。「這個過程我和學生實現了共同成長。」吳泳琪說。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花都區通過走教工作,讓專業的教師上專業的課,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提升,教師的職業發展也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職業幸福感增強。

    下一步,花都區將繼續把走教工作做深做實做強做優,把體藝教師走教交流經驗在其他學科中推廣,補齊西片教育短板,推進「1+9+N」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時將加強對走教老師的人文關懷、完善激勵措施,讓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走教工作當中。

4.png

陳茜在文崗小學上音樂課

    記者手記:走出一條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路子

    在今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生長在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們,有權利接受同等的義務教育。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記者在採訪中觀察到,當花都區的「走教」老師來到課堂中時,孩子們的眼裏滿含熱望,那是對老師的期待,對知識的渴求,也是對未來的憧憬。站在講台上的老師,肩負着別樣的使命,他們在原任教學校和走教學校之間來回奔波,在不同學生之間切換不同的教學模式,精心設置課程內容,努力把專業知識帶給孩子們。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但是走教老師背後的付出超乎尋常。

    記得其中一位走教老師說:「把藝術教育帶給學生,並不是想要學生成為藝術家,只是希望培養他們的藝術審美與創造力,讓他們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尋找到人生的支撐點,並且反哺他們日後在其他領域的工作。」這也許就是音體美率先在走教學科中開展的意義。

5.png

吳泳琪給學生上美術課

    隨着花都區「2.0版本」走教工作的開展,走教學科逐漸拓展到全科,走教模式也從「雪中送炭」轉變為「錦上添花」,從讓孩子們「有書讀」過渡到「讀好書」,這無疑是更有價值的探索。配強師、上好課,通過以強帶弱,花都區各個學科的師資力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各學科的教育水平也將得到同步提升,有助於推進全區義務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術業有專攻,走教老師需要在自己的學科領域深耕,這意味着他們將在學科教育以外的繁雜事務中勻出更少的時間精力,學校各方面的支持不可或缺。因此,走教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全校老師通力配合的成果,而不只是任課老師一個人的智慧結晶。與此同時,走教老師也帶動了其他老師的積極性,不斷吸納更多教師參與到這項工作中。

6.png

    在花都區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西片教育指導中心的持續探索中,在走教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花都區走教工作將不斷優化、行穩致遠,走出一條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路子。(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花宣 張智虹 李沁傑)

頂圖:吳泳琪給學生們上課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