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東博會: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平台

東博會: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平台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9-11 14:31:5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110多萬名客商參展、200多場經貿活動、4萬多位中外企業家參會;從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與升級到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再到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自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舉辦以來,東博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促進政治、貿易、投資、文化等各領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助推器。

    20年耕耘樹立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標桿

    東博會已經步入第20個年頭,20年來,東博會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與升級、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助推器」。

    2004年,越南中原咖啡首次參加東博會時就嘗到了巨大中國市場的甜頭,那一年,中原咖啡在越南展館銷售一空。如今,隨着中國人咖啡品消費需求的穩步上升,公司旗下的「中原G7」品牌已連續多年佔據東博會咖啡銷售份額第一名,在天貓、京東等中國電商平台,這款咖啡銷售遍布各大商家,眾多線下超市也可直接購買。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印尼貓屎咖啡、菲律賓香蕉、柬埔寨大米……類似中原咖啡這樣的例子這20年來在東博會上比比皆是。2002年11月,《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啟動;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2019年,自貿區2.0版實施;2021年自貿區3.0版談判正式開啟。

    作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平台,多年來,東博會共舉辦涉及互聯互通、產能、海關、衛生、金融等超300場部長級高層會議論壇,建立40多個領域「10+1」合作機制,促成中馬「兩國雙園」、中國—東盟信息港、陸海新通道、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等一批項目落地,見證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和升級、中國和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等標誌性成就。

    一組組數字成為東博會助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見證者和推動者:2004年,首屆東博會啟幕時,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22年已經增長至9753.4億美元;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框架內取消7000多種產品關稅,90%以上商品實現零關稅;2003年,中國和東盟雙向人員往來僅為387萬人次,2019年,雙方人員往來超過6500萬人次。

    中國和東盟正積極推進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提升中國—東盟經貿制度型開放水平。中國—柬埔寨自貿協定生效實施,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實質性完成,中國—東盟東部增長區、瀾湄等次區域合作穩步推進,這些都為區域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

    服務向RCEP拓展開闢協同發展新空間

    2022年,東盟主導發起的RCEP全面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貿區由此誕生。2023年6月2日,RCEP對菲律賓生效,這標誌着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

    從中國—東盟自貿區到RCEP,作為中國與東盟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經貿盛會,東博會不斷為區域經貿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加速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地區繁榮與穩定注入強勁動力。

    RCEP成員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15方。從第11屆東博會起,東博會設特邀合作夥伴,邀請中國和東盟以外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參加,澳大利亞和韓國已先後擔任特邀合作夥伴,2022年,東博會設置東盟和RCEP精品展區。

    東博會秘書處與韓國、日本多個商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編印了《RCEP商機指南》等藍皮書。第19屆東博會為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RCEP協定原產地規則,切實享受關稅減讓的政策紅利,提升企業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能力水平,會上發布了藍皮書《RCEP原產地規則讀本》(2022)。同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東盟庭審中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南寧國際商事法庭、中國—東盟標準化研究合作中心等也落地見效。

    從最初的服務「10+1」到RCEP,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到各種貿易「齊頭並進」,多年來,東博會正在為中國與東盟乃至區域更大空間的經貿合作不斷創造新機遇、開闢新空間。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三菱商事東亞總代表中塚潤一郎在參加第19屆東博會時說,東博會不僅是中國—東盟溝通的平台,也將成為RCEP國家交流的重要橋樑。

    第20屆東博會將全力以赴辦好RCEP經貿合作工商高峰論壇,圍繞RCEP實施的重點領域開展討論,深挖RCEP功能作用,並擬發起成立RCEP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聯盟。

    RCEP整合了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多個「10+1」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澳、新西蘭5國之間已有的多對自貿夥伴關係,還在中日和日韓間建立了新的自貿夥伴關係,從而形成了一個覆蓋範圍更廣、更具前瞻性的自貿協定。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合計進出口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釋放合作新動能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實現老撾人民「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夢想;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將兩地通行時間縮短至2小時以內,推動柬埔寨邁入「高速時代」;中國、新加坡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駛入「快車道」,運輸網絡涵蓋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

    近年來,中國始終將東盟作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在東博會的推動下,中國與東盟各國深入推進貿易、投資、互聯互通、區域合作,相繼建成一批標誌性項目。

    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中國與包括東盟在內的「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正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新動能。

    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等數字互聯互通項目也正在加速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條不紊。

    當前,中方正與東盟一道,落實《中國—東盟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推進「一帶一路」同東盟提出的印太展望開展合作。依托陸海新通道建設,雙方正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

    「一帶一路」建設為東盟國家人民帶來了福祉。截至今年7月,中國同東盟國家累計雙向投資額超過3800億美元,在東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超過6500家。雙方依托「兩國雙園」共建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開闢了東盟國家融入中國地方開放發展的新通道。(唐琳 歐陽萍)

責任編輯:林梓琦 東博會: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平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