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香港保持獨特地位 須有清晰定位

【來論】香港保持獨特地位 須有清晰定位

責任編輯:靜文 2023-09-23 17:01:3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蔡志忠

 根據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於本月19日發表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香港53年來首次失去冠軍之位,排名僅以0.01分輸給新加坡,屈居亞軍。表面上看0.01分是極細微的差距,香港下一年隨時可以反勝,但實際上將來差距只會愈拉愈闊,實在難有機會反超對方,原因大家都明白,評級機構是在加拿大,一個與中國並非友好的西方國家。

 對於輸給新加坡,筆者並不同意,尤其是在所謂「軍事干預和規管」方面被對方大幅度超越,讓人十分費解。衆所周知,新加坡「嚴」是出了名的,而香港向來是自由的地方,縱使近年發生一些「西方夸張的」某些變化,仍然不是西方所形容的那麼「嚴」的地方。香港要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港人更要竭力捍衛它。近年來某些歐美國家將香港形容為「內地城市」,一方面是要搶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要打擊中國崛起的勢頭,這是中西方兩個不同的制度之爭,帶來了複雜的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

 力保獨特地位和優勢

 在世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如果說近年香港外資撤離與政治無關,那肯定是假的。那麼既然要搞好經濟,便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中央多次表明,支持香港長期擁有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𣈱通便捷的國際聯繫等。香港必須以創新及包容的態度,抓緊時機,急起直追,不但要理順國際關係,更要引進和留住資金人才,才能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這也是貫徹落實香港「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

 無可否認,香港的股市和樓市仍然是主要經濟支柱。日前就這些重要議題,我們幾位地產界人士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會面,並發表和提交了不少意見。我個人認為,樓市的需求,也就是成交量有多少,某程度上與發展局對土地的規劃有直接關係,就如在上一屆林鄭月娥特首年代,為了照顧低下階層買樓及居住需要,特意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6:4,提升至7:3,這當然也顯示在管理需求措施即「辣招」的綑綁之下,私樓的需求已大幅減少。雖然需求不斷下降,但是親民的甯局長表示,政府的交椅洲填海工程以及北部都會區計劃事在必行,都在如期進行中,政府要確保政策的連慣性,不能朝令夕改。

 優化樓市辣招 從經濟角度出發

 關於樓市「辣招」,筆者也反映一下意見,縱使已錯過最佳「撤辣」時機,但從經濟角度來看,「減辣」總比不減好得多。如果想吸引外資、企業和人才,豁免買家印花稅(BSD)是恰當做法,對於優才買樓的30%印花稅退稅安排,宜由7年減至3年,才能增加一點買樓的吸引力,否則市場沒有此等買樓個案,最後可能淪為空談;還有雙倍印花稅(DSD)方面,筆者提議除了自住物業之外,開放給港人可支付同樣的從價印花稅,買多一層樓作為投資;當擁有第2層樓之後,便可實施額外印花稅(SSD),這樣並不會造成短期投機活動。此外,租務市場上有好幾萬個優才專才進來,讓業主不單止只有一層樓自住,還可以有多一層樓收租,這樣可遏止不斷攀升的租金成本。

 筆者向當局提出建議,完全是以經濟作為出發點,為樓市減辣或撤辣,目的並非想樓價上升,而是要增加樓宇交投量,藉此振興各行各業經濟流通;就如股票買賣的印花稅一樣,相信港府將會推出「組合拳」以減稅方案救市。至於樓市為什麼需要放寬DSD?原因也是因為努力儲蓄的港人,假如不讓他們買第二層樓收租,他們不甘心把錢放在銀行,結果不是跑去購買股票債券,便是購入金融產品,甚至近年來十分流行的虛擬貨幣,如JPEX一樣,最後有可能導致血本無歸。

責任編輯:靜文 【來論】香港保持獨特地位 須有清晰定位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