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幣險!虛擬資產平台密密爆煲 專家不建議普通散戶投資

幣險!虛擬資產平台密密爆煲 專家不建議普通散戶投資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0-22 08:31:2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被一些媒體稱為「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JPEX平台爆煲,如今涉案主腦仍未「落鑊」,苦主的血汗錢追討無期。事實上,近年這類區塊鏈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頻頻「爆煲」,一再帶來警訊。加密貨幣熱潮在過去數年爆炸性增長,但大眾似乎對於投資虛擬貨幣的認知甚少,加上虛擬貨幣在欠缺監管下,像是一顆未爆的炸彈,市民稍有不慎,投資將化為烏有。面對眼前這個高風險兼幾乎無王管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投資者應如何保障自己?政府又有何對策保障市民?有金融業專家呼籲,港府應考慮放慢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步伐,加強保障投資者力度,並加強公眾教育,讓市民時常高度警惕,認清投資虛擬貨幣的本質和風險。

    交易隱密度高監管有難度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拓展創新科技,2022年10月港府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銳意把香港打造成國際虛擬資產交易中心,今年6月正式推出香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發牌制度,規定所有在香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推廣其服務的中心化虛擬資產交易所,不論它們有否提供證券型代幣交易服務,都必須獲香港證監會發牌並受其監管。

20.jpg

    海關關長何珮珊昨日接受電視訪問時說,虛擬貨幣交易很多時都牽涉跨境交易,海關要與國際情報中心交流合作,期望追蹤到來源,近年亦因此比較重視與海外執法機構的合作機制。但她直言,虛擬貨幣或資產交易的隱密度較高,亦不受時間及區域限制,需要多花功夫處理。

    JPC不值錢 市民懵然不知

    今年最為矚目的「幣災」,莫過於JPEX事件。JPEX今年起鋪天蓋地宣傳,在本港大量投放廣告,包括辦公樓與購物中心外牆、巴士車身、港鐵公司車站等,更請來多位演藝圈與網絡紅人包括肥媽、莊思敏和林作等,來推介投資JPC(JPEX平台幣),聲稱可獲近20厘極高年息。不過,據了解,JPC與其他主加密貨幣不同,JPC在其他加密貨幣平台不能進行交易,也即是說,JPC流通性極低,根本不值錢。

    直至9月13日,香港證監會發聲明點名警告JPEX以及「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JPEX的人士和找換店」涉及至少六項可疑經營手法,並通知相關網紅及場外找換店,要求他們停止推廣JPEX和其有關的服務及產品。其後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採取行動,拘捕包括多名曾宣傳JPEX的網紅,並搜查多家「加密貨幣找換店」。9月19日,JPEX正式停止平台交易運作。

    據本港警方最新公布,共接獲2569名受害人報案,當中涉及金額高達約15.7億元,並就JPEX事件拘捕28人。

23.jpg

    虛擬貨幣幾乎「無王管」

    據悉,《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在今年6月1日生效,根據條例,所有在香港經營或積極推廣虛擬資產服務的交易平台,自今年6月1日起須獲證監會發牌。但有本地媒體報道,林作在7月底還舉辦多場講座,宣傳未獲領牌的JPEX。而案中被捕人士包括場外找換店負責人,他們涉嫌串謀詐騙,事件亦暴露場外虛擬貨幣找換店(OTC)毋須向證監會領牌,亦毋須申請「金錢服務經營者」牌照,反映目前本港對虛擬貨幣的法規及監管不健全。

    而香港證監會在10月20日最新發出的《有關中介人的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聯合通函》中也承認:雖然虛擬資產於世界某些地方愈趨普及,但全球各地的監管情況依然不一。證監會於2018年所指出與投資虛擬資產相關的風險至今仍然適用。舉例來說,虛擬資產相關產品的服務提供者(包括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能不受監管,或僅在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方面受到監管,或受到輕度監管(例如作支付系統規管)。故此,它們未必如傳統金融市場上的服務提供者或產品般受到同樣嚴格的監管,並因而為虛擬資產相關產品帶來額外的對手方風險。此外,由於現時它們的監管並無劃一的方針,故虛擬資產的現貨市場較大可能存在各式投資者保障的問題,由定價欠缺透明度至潛在的市場操縱不等。

    元庫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史理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對於香港證監會能力方面沒有任何疑問,認為證監會在證券及期貨等傳統方面監管非常嚴格,亦推測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方面的監管必定同樣,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又指,認為證監會一直致力於保護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專家不建議普通散戶投資

    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楊玉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加密貨幣熱潮在過去數年快速崛起,高風險操作在未有規管的環境下爆炸性增長,名人政客追捧加持下,形成了這場幣圈風暴。而虛擬交易平台首先來說就是交易虛擬幣,本身風險就很大,同時又沒有什麼擔保它的價值,特點就是高風險。

    他又說,政府想將這些(虛擬資產交易)納入監管並不容易,他認為香港或該放慢發展虛擬資產交易的速度,政府應該加強投資風險方面的宣傳,盡量教育投資者謹慎投資提高警惕。不建議一般普通散戶去投資這類項目。

QQ截圖20231022082224.jpg

    近期虛擬資產平台爆煲事件簿

    總部位於香港的加密貨幣服務者Mixin Network,今年9月25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稱Twitter)上聲稱,因其雲服務商數據庫存在安全漏洞,遭遇黑客入侵後暫停存取款服務,造成1.4億美元的重大損失。

    香港註冊的虛擬貨幣交易所Bitzlato創辦人Anatoly Legkodymov,今年初涉嫌洗黑錢在美國被捕。據悉,他涉嫌經手7億美元(約港幣55億元)黑錢。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去年底破產,該平台2018年在香港創立,綽號「薯條哥」的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SFB)已在巴哈馬被捕。

    加拿大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QuadrigaCX的負責人兼創辦人Gerald Cotten於2018年12月突然在印度神秘死亡。離世後被揭發該交易所有超過10億港幣的加密貨幣離奇消失。

21.jpg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去年底破產。

    市民炒幣信心 較幣災前急跌

    爆出JPEX「幣災」事件後,引發香港市民對虛擬資產交易是否安全的關注。早前,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調查發現,自JPEX事件9月中發生後,41%港人表示無意持有任何種類的虛擬資產,較事件發生之前,增加12個百分點;相反未來有意持有虛擬資產的受訪者,則較事件發生前減少5個百分點,至大約20%。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黃昊表示,JPEX事件導致相關資產的投資意欲偏向保守,虛擬資產為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帶來重大風險及挑戰,故認為需要加強公眾教育工作。科大商學院金融科技及綠色金融計劃主任楊淑敏表示,來自網上有關虛擬資產信息,不少尚未核實,故此需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未來大專院校希望推出投資者教育,增強他們對虛擬資產的認識。

    投委會總經理李婉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亦指出,自JPEX涉嫌詐騙案發生後,將加強改善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及態度,而非簡單提供資訊,例如會透過沉浸式體驗項目、投資講座協助市民學習理財。(記者 姚一鶴 鄺偉軒)

責任編輯:蔣璐 幣險!虛擬資產平台密密爆煲 專家不建議普通散戶投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