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通AH】年內逾10家上市公司購買私募 大多為固收類產品

【財通AH】年內逾10家上市公司購買私募 大多為固收類產品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0-23 09:20:17 來源:深圳商報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私募基金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根據同花順統計,按購買產品起始日計算,年內至今共有12家公司購買私募基金。從策略來看,大多為偏固收類產品;從選擇的私募公司管理規模來看,並非是頭部私募機構,大多為中小型私募基金管理人。

 奧雅股份9月27日稱,公司購買多個理財產品,其中斥資1000萬元購買一村金衍63號,斥資6000萬元購買熙華長睿1號,斥資8000萬元購買聚融匯祥洪貳號。3隻產品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對此,公司表示,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在確保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實施的,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為公司股東謀取更多的投資回報,不存在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資金造成影響。

 也有公司購買固收類產品。如迪阿股份此前曾斥資1億元購買順隆穩享純債5號私募,該產品為保本固定收益型,每周滾存,預期收益率4.6%。

 從金額來看,賢豐控股購買私募產品金額最多。公司此前稱,斥資最多3億元購買橫琴創盛佳融基金旗下的私募基金產品,投資期限為自本次投資經審批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

 此前,已有公司購買私募發生巨虧。今年初,眾興菌業連續發布了多則公告,顯示該公司在2021年5月斥資1億元購買了善緣金206號,基金存續期1年。然而,截至2022年年底,該基金淨資產只剩下6556.25萬元,虧損幅度高達近35%。

 對於購買私募,深圳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分析稱,「由於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比較複雜,涉及的資產類別可能包括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衍生品,涉及的市場除了A股、期貨市場還包括海外市場。這就要求上市公司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評估這些產品的風險和回報,否則如果盲目購買私募,容易踩雷。」

 東部一家上市銀行私行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的閒置資金當然可以用於投資,不過,私募和信託這類產品的特點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出現爆雷的可能性也比其他產品高,因此在投資前應作好充分的考察和分析,否則一旦出現巨額虧損就會影響到主營業務的發展。(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責任編輯:程向明 【財通AH】年內逾10家上市公司購買私募 大多為固收類產品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