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界心聲】「一帶一路」十周年 無懼雜音創輝煌

【商界心聲】「一帶一路」十周年 無懼雜音創輝煌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10-25 08:21:2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恆

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共有151個國家及41個國際組織的超過萬人與會,論壇期間共形成了458項成果,盛況空前。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在俄烏衝突未休、巴以衝突又起的動蕩國際形勢之下,冷戰思維捲土重來,如「一帶一路」這類以平等合作為前提、以發展為最主要目標的倡議顯得殊為難得。

根據論壇的聲明,十年以來中國與國際各方合作推進了3000多個項目,拉動投資近一萬億美元,合作網絡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拉美,共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曾簽署相關合作文件。在1.6萬列的中歐班列及84條海上運輸絲路的輻射之下,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達14萬億美元,自貿區建設也加快,幫助了約4000萬人脫貧。

債務陷阱乃無稽之談

與此同時,西方媒體對本次高峰論壇的論述重點之一,卻是認為這個倡議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了所謂「債務陷阱」,並渲染倡議已經在參與成員之間逐漸失去了信任度。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明顯對倡議缺乏正確的理解。

首先,「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兼具開放性與包容性的倡議,對於任何國家、地區、組織的加入及退出,都遵循着自願的原則。在沿線國家及地區開展的投資項目,都是與相關政府進行談判和協商的結果,涉及的債務規模、利率及還款方式都是在雙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礎上確定的。發展中國家在參與項目時具有自主選擇權,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來決定是否接受貸款或投資。因此,債務是根據雙方的協商達成的,不是單方面強加的。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通過共同發展和合作,實現共同的繁榮,因此項目的可持續性及經濟效益,會在雙方共同進行的項目評估及風險評估之下得到確保。此外,倡議的項目將實施綜合管理,並通過多元投資方式來分散風險。換言之,中國不僅僅是提供貸款,還會投資股權、開展合作項目等方式進行投資。而除了資金提供之外,中國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支持,為他們帶來持久的經濟利益和發展機遇,將有助於改善基礎設施、促進貿易、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具體案例可參考非洲援建項目中的技術轉移,或是阿爾巴尼亞的通訊衛星,都是能夠可持續性為發展中國家帶來長遠經濟效益的項目。

當前所謂「債務陷阱」的疑慮,其實很大程度是西方國家在建立當今世界的經濟話語權時,曾經對發展中國家上演過「戲碼」。機遇與利益必然伴隨着風險,當「一帶一路」以一種全新的平等合作的方式被提出,並發展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間合作組織之一,必然會出現運行不順的地方。此時有人以舊視角對其產生懷疑,並無可厚非,但一概而論地認為「一帶一路」就必然導致債務陷阱的情況發生,若非過於武斷,則是抱着太深的成見了。

責任編輯:林鏗泓 【商界心聲】「一帶一路」十周年 無懼雜音創輝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