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冀施政報告增市民幸福感

【商報時評】冀施政報告增市民幸福感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10-25 08:17:0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昨日預告今次主題是「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沿用綠色封面是代表希望、生命力及和諧。今日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未來要進一步激發興的動能;唯有經濟興旺,民生才會改善,繼而增加市民幸福感。

展望將來,經濟挑戰不小,但同樣不缺機遇。首先,息口恢復昔日舊常態,美聯儲表明相對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時間,這不單會壓抑投資、消費等意欲,也對資產價格構成負面影響。地緣局勢日趨複雜,由所謂「分道揚鑣(decouple)」及「去風險化(de-risk)」,到俄烏、巴以戰爭等,亦增添了國際經貿及經濟穩定的不確定性。外圍經濟持續疲弱,IMF預料全球GDP增長今年遜去年,明年亦將進一步放慢,美、歐增幅分別料僅1.5%和1.2%,德、英甚至少於1%,也會影響到經濟高度外向的香港。相對地,新興市場增長維持強勁,例如中國料近5%,印度則逾6%,則勢帶來新的機遇。由剛剛走過十周年的「一帶一路」倡議,到營商景氣指數及預期指數長期維持50以上的「大灣區」,皆可作為拉動香港經濟增長以至長遠升級的關鍵。疫情之後,香港和內地的北上南下人流絡繹不絕,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用量更勝從前,機場客流勁升等等,均是市場用腳投票的重大啟示。

去年施政報告的經濟政策重點,主要落在推動疫後復常及長期發展方面。其中,搶人才、搶企業的新招最令人津津樂道,截至9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約16萬宗申請,超過10萬宗獲批,其中高才通收到逾五萬宗申請,均超越每年輸入3.5萬名人才的目標;而被引進的重點企業,未來幾年亦將在港投資逾300億元,創造約一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大部分為科研和管理職位。今年,推動復常仍須再下一城,畢竟不少行業還面對着招聘困難,譬如剛過去的重陽節假期,多個口岸人潮再創高峰以至迫爆,便凸顯了人手補充步伐尚待加強,航空業亦然。金融、貿易等在鞏固傳統市場之餘,亦要多拓展新興市場。至於旅業,「香港夜繽紛」的成功固然要延續下去,也要在供應鏈上增量提質,包括擦亮「盛事之都」招牌、提高服務業水平等。創科既是時代所需,亦是世界未來所向,香港絕對不可忽視,必須貫徹落實好相關發展藍圖,及做好落馬洲河套區深港創科園和北部都會區國際創科新城等的規劃協調。息口復常令股市、樓市面臨下行壓力,如何逆周期激活兩市?在激發財富效應之餘,亦須慎防衍生金融風險。人口老化是個潛在大問題,除輸入人才外,一方面爭取谷高本港出生率,另方面同時完善安老政策,施政報告亦宜有所着墨。

發展與民生息息相關,市民幸福感亦跟兩者掛鈎。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料高達4%至5%,最新失業率且低至2.8%水平,情況不賴。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方向無疑正確,亦為民心所向;今年,期待「以結果為目標」的李家超政府,秉持高效實幹的施政風氣,進一步寫好「由治及興」的幸福篇章。

責任編輯:林鏗泓 【商報時評】冀施政報告增市民幸福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