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國安法乃繁榮穩定基石 動搖經濟說法子虛烏有

【來論】國安法乃繁榮穩定基石 動搖經濟說法子虛烏有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1-10 17:41:4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特區政府下月28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各界近日紛紛為香港未來建言獻策。但對於有意見稱,當局應調整《香港國安法》以令外資重返雲,顯然是硬把香港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跟香港的經濟發展置於對立面,確實不能苟同。必須重申,香港各界必須堅定落實維護國安責任,才能令香港在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穩步前進,社會才能增強發展動能,人民才能安享繁榮。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底推出後,坊間一直傳出「外資撤出香港」、「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流言蜚語。隨着新年度預算案下月出爐,近日有傳媒報道,有學者亦提出現階段要思考如何吸引外資來港,更舉例稱需要在《香港國安法》作出調整,以令外資重返雲。

 事實上,《香港國安法》在港頒布實施3年半來,國家安全得到有力維護,香港社會秩序也迅速恢復,這是港人有目共睹的。更何況,鼓動政府修改《香港國安法》以吸引外資重返香港,本來就是偽命題,因為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及責任,不存在為了經濟就可以犧牲國安的說法,想也不要想。

 外界常常把《香港國安法》影響了香港營商環境的說法掛在嘴邊,但縱觀環球局勢複雜多變,過去數年香港受到黑暴拖累,又遇上世紀新冠疫情的挑戰,加上西方外力聯手打壓中國、多國戰火持續等因素,全球經濟受創,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系,也難以獨善其身,各界斷不能輕率地把香港面對的經濟挑戰,簡單地與實施了《香港國安法》畫上等號。

 相反,《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年半以來,相信每一位市民都切實感受到香港社會由亂到治再由治及興。回想2019年的「黑暴」和港版「顏色革命」,嚴重危害社會安寧和特區管治權,小市民外出上班上學、搭車、購物等,連人生安全都受到極大威脅,惶恐終日。試想想,一旦沒有落實《香港國安法》,目無法紀的暴行無日無之,香港經濟發展又從何談起?

 事實勝於雄辯,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在全球排名第7位。特區政府上月亦公布,2023年母企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達9039間,按年增加61間,回復至疫情前的高水平,在香港的總就業人數約為46.8萬人。此外,「2023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顯示,香港的初創企業持續蓬勃發展,數目較去年增加272間至4257間,創歷史新高。數字會說話,所謂《香港國安法》動搖了經濟的說法是子虛烏有,港人及外資仍然對香港營商環境投下信心一票。

 總言之,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整體社會的責任,這是我們務必堅持的底線思維,不能輕言調整《香港國安法》。反之,港人在打拼經濟、改善民生之時,更要高度警惕外力干預,時刻居安思危。在政治上,我們不能忘記「黑暴」的沉痛教訓,必須在今年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以完善維護國安的法律系統。在經濟上,香港各界應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鞏固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確保香港的競爭力,同時靈活應變,多提「好橋」,齊心擦亮香港旅遊消費的金漆招牌,搞活地區經濟。

責任編輯:靜文 【來論】國安法乃繁榮穩定基石 動搖經濟說法子虛烏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