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各領域合作上新台階

深圳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各領域合作上新台階

責任編輯:童越 2024-01-17 16:10: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記者從深圳市發改委了解到,10年來,深圳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8.63萬億元,年均增長5.1%,佔深圳進出口比重從2013年的22.4%提升至2022年的32.5%。2023年,在此基礎上,再上新台階,2023年1至11月,深圳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1.18萬億元,同比增長9.6%。在以「五通」為主要內容的共建「一帶一路」方面,貢獻了深圳力量,在各領域都取得了新突破。

 政策聯通——與58市結為友城

 記者從深圳發改委了解到,10年來,深圳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構建多層次政策溝通機制,開展「深圳和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印尼新首都規劃經驗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等(入選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雙向互訪和政策溝通持續深化,10年來,深圳累計接待各類外國來訪團組3050批超2.8萬人次,與58個共建國家城市結為友城。推進與東盟全方位合作,深新雙方聚焦數字互聯互通等領域推進重點合作項目48個。深圳規劃設計單位有序參與印尼新首都規劃建設,華為聯合沙特電信、沙特阿美在5G油氣領域開展創新應用合作發起時代。設立「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發布7項生命科技領域「一帶一路」區域標準。

 設施聯通——深圳港開闢211條「一帶一路」航線

 深圳發改委官員表示,10年來深圳堅持海陸空統籌,加快多層次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中歐班列嫁接亞歐經貿作用更加凸顯,截至2023年底累計開通出口線路18條,累計開行576條,貨運量5.48萬標箱。

 港口合作貫通海上絲綢之路成效顯著。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前4。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深圳港開闢「一帶一路」航線增至211條,與共建國家的友好港達到13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拓展空中絲綢之路,深圳機場已分別開通直飛共建國家客運航線20條,貨運航線16條。

 貿易暢通——服務外包執行額屢創新高

 記者從深圳商務商了解到,2023年1至11月,深圳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1.18萬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出口6909.3億元,增長25.8%。深圳市發改委官員表示,10年來,深圳對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8.63萬億元,年均增長5.1%,佔深圳進出口比重從2013年的22.4%提升至2022年的32.5%。

 深圳商務部官員表示,截至目前,深圳企業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運營海外倉超60個,建設面積超63萬平米。2023年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達成的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400億元,佔全市比例約45%。據深圳發改委官員介紹,深圳數字絲綢之路成果豐碩,深圳跨境電商發展規模居全國首位,2022年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1914億元,佔全國比重超過9%。

 10年來,深圳市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服務外包執行額累創新高。2023年,深圳市承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服務外包業務合同金額為31.3億美元,執行金額為20.6億美元。根據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台的數據,2013年至2023年,深圳市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外包業務合同額由7.8億美元增長至31.3億美元,年均增長14.9%。服務外包執行額由6.6億美元增長至20.6億美元,年均增長12.1%。

 深圳發改委官員表示,深圳積極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平台,累計推出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95條,深圳口岸進口、出口整體通過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60.7%、91.2%。

 資金融通——深港金融市場實現「6個聯通」

 10年來,雙向投資相互奔赴。據深圳發改委提供數據,截至2022年底,深圳企業在共建國家直接投資設立1020家企業機構,累計中方協議投資總額112.8億元。深圳市商務局官員表示,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深投資企業3228個,實際使用外資274.55億元。

 10年來,深圳加快構建以政策性金融為重要支撐的「一帶一路」金融支持體系。深圳證交所累計支持發行「一帶一路」公司債券超150億元,啟動大灣區債券平台跨境債券產品試點,此外還獲批全國最高的100億美元合格境內投資企業額度,率先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外資管內資」「內資管外資」模式。

 金融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加入國際可持續金融中心網絡並成為創始會員。深交所創新跨境指數合作模式,積極開展股權技術合作,開啟內地金融基礎設施核心系統走出國門先河。深港金融互聯互通水平持續提升,深港金融市場已經實現「6個聯通」,截至2023年底,「深港通」累計交易總額超過75萬億元,其中,「深股通」累計交易額60萬億元。

 心聯通——人文交流築起連心橋

 深圳成功舉辦深圳馬拉松、中國盃帆船賽等重大國際體育活動,出境旅遊,旅行社組團達3004.3萬人次,接待國際遊客1518萬人次。同時,時隔4年成功舉辦四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教育交流合作廣泛深入,深圳各職業院校已與28個共建國家的60餘所院校機構建立交流合作系統,舉辦四屆「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網絡。2020至2022年,深圳與共建國家技術合同成交數量265份,成交金額約245億。同時,深入實施「人類時空組學」大科學計劃,創建全球首個國際科技商務平台,依托8家海外創新中心引進海外項目數量166個,在孵項目237個;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成為全國首家服務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級實體平台,連續舉辦四屆「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高規格舉辦第六屆亞太能源監督論壇,成立一帶一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零碳服務中心。紮實推進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總院及人工智能等研究組建設,成為國際電信聯盟全球首批17個數碼化轉型區域加速中心之一。

 健康絲綢之路亮點紛呈。深圳積極推動參與國際抗疫合作,向全球分享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經驗做法,積極參與加納赤道幾內亞援外醫療工作,深入推進深巴中衛生健康合作,推動中西藥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共建。(記者  童越)

 頂圖:一列滿載着麥芽、蔬菜、糖果等糧食、食品的「中老(撾)泰(國)」國際冷鏈班列從深圳平湖南鐵路物流園駛出。(中新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童越 深圳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各領域合作上新台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