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4方面26項舉措 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

4方面26項舉措 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1-22 14:57: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4方面26項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有近3億老年人,發展銀髮經濟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銀髮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業,孕育着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當前,我國銀髮經濟剛剛起步,供給體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需要,質量效率也有待持續提升。

ec9be0e46db089031a30159e77bd1d7.jpg

重點謀劃七大潛力產業

《意見》從四大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張世昕介紹,一是發展民生事業,解決急難愁盼。以需求為牽引,從「關鍵小事」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圍繞老年助餐服務、居家助老服務、社區便民服務、老年健康服務、養老照護服務、老年文體服務、農村養老服務等7個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頻服務,分別提出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

二是擴大產品供給,提升質量水平。重點開展培育高質量經營主體、推進產業集群示範、提升行業組織效能、推動品牌化發展、開展高標準領航行動、拓寬消費渠道等6大行動,通過高質高效的供給創造需求,提升銀髮經濟整體規模。

三是聚焦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業。圍繞老年用品製造、智慧健康養老、康復輔助器具、抗衰老產業、養老金融、旅遊服務、適老化改造等7個前景好、潛力大的產業,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是強化要素保障,切實把實事辦好。從科技創新應用、用地用房保障、財政金融支持、人才隊伍建設、數據要素支撐、打擊涉老詐騙等6個方面提出實實在在的一攬子支持政策。同時,提出要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銀髮經濟包含「老年階段的老齡經濟」和「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兩個方面。中國探索的銀髮經濟發展模式是,在發展方向上,推動事業和產業協調統一、互促共進,實現「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導上,注重事業和產業的良性循環,促進相輔相成;在監督管理上,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實現規範健康發展。

2023年中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5萬億

「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促進了我國老年用品產業的發展。據統計,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萬億,產品種類和數量也具備了一定規模」,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廣大生產企業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下大力氣提升老年用品的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和品牌認可度,努力讓老年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他透露,2023年居家適老產品的銷售同比都增長兩倍。

此外,工信部還不斷完善數字化賦能手段,打破老年人的「數字鴻溝」。何亞瓊表示,工信部將重點面對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養老院、智慧社區等場景,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遴選和動態管理,同時鼓勵企業開發和推廣適老產品和服務。

家政服務缺口大 居家養老水平待提升

居家社區養老仍是中國老年人最主流的養老方式,面對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日常照料需求持續增長,商務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據行業協會測算,目前我國家政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實際需求超過5000萬,這個缺口還是很大」,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朱光耀表示,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稅費優惠、培訓補貼等,不斷完善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同時,建立健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體系,截至目前,全國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已經歸集了2萬多家家政企業,1500多萬條家政服務員的信用信息,累計訪問量超過2億次。他表示,商務部將推動提升家居適老化水平,引導外資投向老齡產業,不斷優化銀髮經濟的發展環境。

「截至2023年3季度,全國共有35.9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08.5萬張社區養老床位,已有392個縣(市、區)建成示範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永新介紹,下一民政部將持續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政策體系,重點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家庭養老床位等細化要求。持續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模式。持續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間建成500個示範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的目標。(記者張麗娟)

頂圖為中新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林鏗泓 4方面26項舉措 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