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名家指點】以色列為何態度強硬?

【名家指點】以色列為何態度強硬?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1-23 09:30:3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鄭赤琰

    自1948年由美國英國等西方勢力一手扶持猶太人復國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爭便沒真正停過,甚至還幾度將戰爭擴大到周邊伊斯蘭國家。20世紀70年代甚至還打到埃及身上,約旦與敘利亞也是其打擊的對象,土耳其與伊朗也因為巴勒斯坦動輒受到敵視,無法與以色列和平相處。總之,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便和中東16個伊斯蘭教國家交惡,其狂妄至極是膽敢以一犯百,一個猶太人打一百個穆斯林。

    為什麼以色列這麼強硬?第一,借以色列復國重佔基督徒聖地耶路撒冷。宗教戰爭是世界三大衝突之最,其他種族與意識形態衝突都無法相比,因為種族與意識形態衝突不會打上千年,但宗教戰爭卻可以打上二三千年。就以爭奪耶路撒冷來說,羅馬帝國曾派軍企圖從穆斯林手上搶回他們的聖地,但打過十多次,只有兩次成功,穆斯林則越打越勇,和西方基督徒打了四百年,把猶太人滅國。直到近代西方帝國主義興起,才把穆斯林打敗,並把他們的屬土據為西方帝國的殖民地。可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所有穆斯林地區一一復國,沒有一個被消滅。

    以色列與美國互相利用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眼見穆斯林復國已無可避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到了要保住耶路撒冷的最佳辦法是扶持猶太人在此復國。儘管猶太王國滅亡已是千年以上的久遠歷史,但耶路撒冷是他們教主的誕生地,加上二戰期間好幾百萬猶太人被屠殺的悲劇,更有藉口讓猶太人復國。歐洲各地的猶太難民聽聞復國,東拼西湊,一個300多萬人的以色列便告建立。但是耶路撒冷既然早已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必爭之地,而且爭了上千年,現在也不例外。其次以色列建國的地方,不是無人地帶,而是從巴勒斯坦人手上硬搶過來的,而且自1948年建國以來,還不斷向巴勒斯坦擴張,手段非常霸道。失去家園的巴民無處可退,只好成為難民,有人反擊是人之常情,但西方媒體與以方卻把他們當成侵犯以色列的恐怖組織,如此下去,以巴衝突注定難解。

    第二,以色列如此欺人太甚,全靠美國。以色列與美國互相利用,前者要後者確保復國成功,後者利用前者打擊反美伊斯蘭勢力。眾所周知,1948年美國開始圍堵蘇聯,中東成為圍堵的關鍵地方,蘇聯要走出黑海必須經過土耳其;要走出中亞,伊朗成為必爭之地;要保護石油供應,沙特阿拉伯更不可失去。單是這三個地方便值得美國全力以赴阻止前蘇聯突破中東的包圍網。美國光靠自己還不夠,以色列被派上用場了;更何況猶太人要復國,美國人要在中東圍堵前蘇聯,雙方有了這個互相利用的考量,美國便全力扶持以色列,提供先進武器,協助維護以色列國防、外交與經貿。有了這些供應,以色列便毫無畏懼,只要巴勒斯坦敢挑戰,便會立即予以還擊,任何周邊伊斯蘭國家敢以武力干預,也會受到以色列武力還擊。因為美國提供無限量的先進武器,不但巴勒斯坦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其他伊斯蘭國家也沒有足夠的先進武器去反制,以色列越打越興奮,越來越囂張了。

    第三,阻止巴勒斯坦建國,以色列便可以把巴勒斯坦當成恐怖組織,為所欲為了。因為巴國一天不成立,在國際法上便得不到主權國的保護。以色列自1948年以來不斷向巴勒斯坦開戰,也不斷把佔領得來的土地據為己有。這樣一來,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便成為吞併巴勒斯坦的最大誘因。只要美國在聯合國為以色列把關,阻止巴勒斯坦建國,以色列便可得寸進尺,最後把巴勒斯坦佔為己有。

    最後,值得令世界關注的問題是,巴勒斯坦是否注定要被軍事實力更為強大的以色列吞併掉?是否永遠不可能有足夠的武力打敗以色列與美國?這個問題可以從軍事與政治兩個角度去探討。

    說到軍事,《孫子兵法》與馬基維利的《君王論》都指出單靠軍事優勢是不可能永遠不敗的。《孫子兵法》開章明義便指出「兵者,兇器也」,打仗要「攻心為上」。《君王論》也指出,靠別人來打仗,是無可能打勝仗的。如此說來,以巴戰爭,以色列加上美國還不到3億人;巴勒斯坦得到伊斯蘭世界的同情,其人口超過14億人。儘管伊斯蘭國家的武裝不如以美,但14億人所構成的凝聚力,卻可以長達幾百年甚至千年。以色列與美國一旦把以巴戰爭觸發成宗教戰爭,要想把穆斯林逐出中東是不可能的事,反而猶太人與美國人要在一個充滿敵視的中東立足,是無可能的。說到政治,以色列、美國與歐洲的政治認同遠遠比不上伊斯蘭國家的政治認同,想要在政治上取勝也是無可能的事。

    頂圖:1月11日,以軍部隊在加沙地帶展開行動。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名家指點】以色列為何態度強硬?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