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經濟正復蘇 港股莫悲觀

【商報時評】經濟正復蘇 港股莫悲觀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1-23 09:18:2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近日表示,港股在多重利淡損害信心之下,毫無疑問已接近「投降點」。言猶在耳,恒指昨收市失守1.5萬點關口,並創下近15個月新低,總計今年以來港股累計跌幅已逾一成,市場氣氛低落 ,投資者陷入極度失望。無可否認,港股正面臨巨大拋售壓力,市場情緒低迷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股市畢竟具周期性,過往港股亦曾大跌,但在種種利好因素刺激下仍可收復失地,只要冷靜、客觀、全面地觀察中國內地經濟復蘇之勢,放長雙眼,大家對後市實不必過度悲觀。應該說,過度拋售反而可能正蘊含着市場反彈的機會。

    港股表現持續不振,是多個負面因素疊加所造成的——環球利率高企,必然不利於資產市場;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亦增加不確定性。但對港股而言,最主要利淡因素或是外界對內地經濟前景的憂慮和唱衰。上述因素不幸地同時間發生並疊加,導致部分投資者對港股失去信心,造成過度持續拋售情況,令大市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環球利率和地緣政治並非香港這個小型經濟體可以左右的,但香港應有不悲觀、以至是樂觀的理由,這主要是因為內地經濟增長動能其實保持了強勁。近年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輿論場上出現一些唱衰中國的雜音,但去年中國在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的大環境下,增長率高達5.2%,遠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不啻對「唱衰論」進行有力回擊。當中國經濟維持可觀成長,自然可以繼續充當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水樓台的香港將是第一個獲益。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上明言,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國家堅持對外開放,意味香港發展機遇會越來越多,因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一直發揮着「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功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去年全年約2500億港元資金經「南向通」流入港股,同期存款總額估計增長逾5%,反映香港仍是一個理想投資之地。

    當然,香港並不只是被動坐待國家提供機遇,也在主動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過去一年,香港正式啟動「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深化本地資本市場發展;港交所紐約辦事處正式開幕,為北美地區客戶提供更好服務,鞏固與傳統市場的聯繫;落實亞洲首隻追蹤沙特阿拉伯股票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上市,強化與新興市場聯繫……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正在不斷強化。

    香港確實面臨諸多挑戰,恒指一時低迷也無疑令人失望,但香港金融業發展態勢仍然可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去年評估報告中,便再次肯定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再加上內地增長強勁和自身不斷開拓新機遇下,香港市場有望逐步復蘇,再向繁榮。展望今年,畢馬威和羅兵咸永道分別預計香港有望重返全球IPO排名前五和前三位,美國減息亦可為港股創造上升動力。總之,香港市場吸引力和金融競爭力仍在,港股未來可期。(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頂圖:1月22日,恒生指數收市報14961.18點,下跌347.51點,跌幅為2.27%,全日成交金額為1121.78億港元。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經濟正復蘇 港股莫悲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