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鑪峰遠眺】全球變亂加快惡化

【鑪峰遠眺】全球變亂加快惡化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2-16 08:58:2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周八駿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擲一顆原子彈,被認為終結二次大戰。國際上出現一種觀點——有了原子彈,戰爭將不再發生。

    1947年10月,曾任美國國務卿和戰爭部長(美國國防部前身)的亨利·路易斯·史汀生(Henry L. Stimson),在《外交》(Foreign Affairs)季刊發表《對美國人的挑戰》(「The Challenge to Americans」,Foreign Affairs October 1947),批駁了上述觀點。他說:「失控的分裂原子,只會對我們所有人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在世界找到通向必要的整體治理的途徑之前,持久而自由的和平是無法實現的。」

    果然,在核武器條件下,局部和常規戰爭從未間斷。20世紀下半葉「冷戰」時期,發生大小戰爭多達逾130起。

    然而,核大國之間確保相互摧毀的核平衡,的確避免了美蘇在「冷戰」時期開戰。

    熱戰與冷戰交織

    進入21世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展開,呈加快加深演變趨勢。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發生後,百年變局形成空前複雜的局面。這就是,美西方和俄羅斯在歐洲展開「熱戰」,美國對中國發動全方位「新冷戰」,二者相互交織。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混合戰(這一點有待歷史來驗證),那麼,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很可能作為生化戰而被史書記載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端。然而,熱戰的開端,無疑當推俄烏衝突。

    俄烏衝突實際上是俄羅斯幾乎單槍匹馬與美西方交戰。但是,在核武威懾下,美國至今避免直接與俄羅斯交火,烏克蘭至今充當美西方代理人。

    核大國直接交戰,戰爭必定十分迅速,結果必定是各方同歸於盡。

    避核大戰 多常規戰

    如果只是一個核大國下場,對手是另一個或另幾個核大國的代理人,那麼,便形成如今俄烏衝突的模式。第一,常規戰在持續時間上,遠比非核武條件下的常規戰「長」得多。俄烏衝突打了2年,依舊膠着。這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不可思議的。第二,常規戰的代價空前昂貴。因為,在21世紀軍事科技條件下,武器損耗和軍費開支遠超出前兩次大戰。西方許多國家包括美國支援烏克蘭僅2年,就幾乎耗盡本國的常規武庫。

    不能打核大戰,又不甘心妥協,俄烏衝突除了在烏克蘭戰場僵持外,大概率開闢其他戰場。北約正在進行其「冷戰」後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堅定捍衛者2024」,就是防範俄烏衝突向北約的若干歐洲盟國蔓延。

    20世紀最後30年全球化空前拓展,把世界多個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熱點相互連結。2023年10月,巴以新一輪衝突,是俄烏衝突與中東危機相聯繫。進入2024年,東北亞局勢迅速惡化,如果演變為戰爭,那麼,以俄烏衝突為標誌的歐洲局部熱戰,將擴大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熱戰。

    戰爭難止 外溢擴展

    目前,俄烏衝突已形成大規模常規戰爭。巴以新一輪衝突外溢,開始呈現「抵抗之弧」以零敲碎打方式襲擊美軍的新形態。2024年1月26日和30日胡塞武裝開始攻擊美國軍艦,向在紅海航行的美國導彈驅逐艦「卡尼號」和「格雷夫利號」驅逐艦發射反艦彈道導彈。1月28日伊拉克民兵武裝「伊斯蘭抵抗組織」以無人機襲擊美軍位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一個軍事基地,造成3名士兵死亡,逾30人受傷。這是巴以新一輪衝突以來,首次有美軍士兵喪生。需要密切關注的是,這一類零敲碎打式的襲擊,會不會惡化為若干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與美國交戰?後者會不會得到核大國支持?

    核大國堅守不直接交戰的底線,常規戰就將向更多國家和地區擴展,參戰各方的軍工生產和國家財政能力,將決定此類常規戰持續時間。

    核大國不接受失敗。避免核大國直接交戰的必要條件是,交戰各方適時就地達至停戰。然而,不把常規戰打到核戰邊緣,或者交戰各方不爭取到盡可能於己方有利的戰場態勢和停火條件,戰爭不會中止。

    守住不打核戰這唯一底線,21世紀上半葉地球上將不斷和同時發生常規戰,而且,因為核大國作為直接參戰國或/和代理人戰爭的後台,實際上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熱戰。在形成能穩定數十年的新世界秩序前,不可能誕生有效的和平協議。

    頂圖:2月13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遭以色列軍隊襲擊影響的人們逃離家園。新華社


責任編輯:蔣璐 【鑪峰遠眺】全球變亂加快惡化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