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港融合加速 香港民建聯考察團走進羅湖

深港融合加速 香港民建聯考察團走進羅湖

責任編輯:朱輝豪 2024-02-28 21:37:54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深圳市羅湖區迎來了一支特別的考察團隊——香港民建聯考察團。他們深入羅湖區的蓮塘口岸、羅湖碧道及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和交流,圍繞深港兩地經濟、產業、生態、文化及人才等多元化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羅湖區加速深港的深度融合發展註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保障有序 人車流通便捷高效

 考察團一行首先抵達蓮塘口岸,對口岸的通關環境進行了實地了解。他們親眼目睹了最新一代的自動通道閘機、便捷的步行通關設施,以及出入境手續就近辦理等一系列的便利化、舒適化的通關設施,不禁為之眼前一亮,引得考察團成員紛紛點讃。蓮塘口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深港兩地首個成功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大型跨境基礎設施,全面發揮着客貨運綜合陸路口岸的職能,為兩地的互聯互通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據口岸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旅客和小(客)車查驗通道啟用一年以來,邊檢站單日出入境人員查驗量從6900餘人次逐步增加到高峰時的8萬人次,有序保障了1540萬人次、26萬輛/次小(客)車、60萬輛/次貨車的出入境。這一數字不僅證明了蓮塘口岸的繁忙程度,也顯示了它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南接香港的粉嶺公路、香園圍公路和沙頭角公路,北連深圳的羅沙公路和東部過境高速。蓮塘口岸這一關鍵節點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等生產要素的便捷流通提供了新通道。

 此外,考察團還建議加快文錦渡口岸生鮮貨運功能向蓮塘口岸轉移,將文錦渡口岸轉型為商務人員通勤口岸,以更好地實施「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戰略,促進兩地的物流運輸更加暢通。同時,他們還建議增加來往蓮塘口岸的巴士路線或班次,並延長其開放時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出行需求。

微信圖片_20240228213652.jpg

 舉措創新 讓合作層次更深維度更廣

 考察團一行隨後探訪了深圳河蓮塘段。這裏將打造一條超過35公里的特色碧道,形成羅湖碧道主幹網絡中的「一帶兩廊三珠」格局。置身於綠意盎然的碧道上,考察團成員對未來深港 「山水城相融」的城市風貌充滿期待。成員們紛紛表示道:「我們期待以此為撬動點,加快打造深港生態融合示範項目,共建生態走廊,有效促成生態旅遊及青少年研學交流等多項深港融合工作,成為深港規則銜接、共治共管的生態融合全國範例。」

 在羅湖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考察團成員參觀並俯瞰了香港北部都會區、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等片區,感受到深港兩地一河之隔的獨特風貌和深港同宗同源的歷史文化根脈。如今,羅湖區正致力於促進深港在更多維度、更深層次上的交流合作。

 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聚焦青年交流、企業展示、綜合服務三大空間定位,展示了兩地文化交流互動、青年人才研學溝通、深港項目雙招雙引、港人港企綜合服務等多樣化的空間功能。這些創新舉措贏得了考察團成員對羅湖區加速深港深度融合發展的高度讃賞。

 雙向賦能 深港兩地註入新活力

 深港合作一直是羅湖區發展的關鍵詞。過去一年,羅湖區策劃推出深港融合八大示範項目,加速羅湖深港合作產業園(B1地塊)的建設步伐。此外,羅湖區還落地了全國首臺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自助發卡機,這一創新舉措首次實現了跨境消費補貼的精準投放和深港兩地支付的互聯互通。率先開展跨境信用試點,梳理優化創業就業、投資經營等13個涉港高頻政務,辦理時限最高壓縮37%,跑動次數減少了50%,極大地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

 深港跨城消費持續升溫,兩地的互動日益頻繁,為羅湖區註入了新的活力。羅湖區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人流優勢和場景優勢,全域全面對接香港,推動國際資金、信息、技術、人才、貨物等高端要素資源在羅湖區集聚、配置、增值。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我們將不斷加強與羅湖的聯繫,在未來增加多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在綠色循環經濟、文旅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深港兩地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協調互補。」

 展望未來,羅湖區將繼續聚焦「深港協同、融合發展」戰略,全面鏈接產業、規則、要素,深度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通過打造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重要鏈接地,推動兩地產業共融發展,實現深港經濟雙向賦能、互利共贏,共同書寫深港合作的新篇章。(記者 羅柳斌 通訊員 羅湖統戰)

責任編輯:朱輝豪 深港融合加速 香港民建聯考察團走進羅湖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