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5日23時13分,隨着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天舟八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在此次任務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雷曉華團隊開展了人多能幹細胞在軌的3D生長及發育潛能研究,利用空間站生物技術試驗櫃進行為期12天的在軌細胞培養。
雷曉華(左二)帶領學生開展試驗準備(研究團隊供圖)
雷曉華介紹:「我們本次的主要目標是探索空間微重力對人多能幹細胞3D生長規律、作用機制及發育潛能。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中,幹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模式可能會與地面環境具有差別,微重力下培養的幹細胞可能帶來一些益處。我們希望通過這項研究,揭示人多能幹細胞在3D生長過程中的新特性和規律,為未來的空間生命科學和再生醫學領域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據了解,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在軌自動顯微成像技術,獲取幹細胞的3D生長圖片,並對採樣返回地面後的幹細胞基因表達和分化功能進行檢測分析,同時對在軌凍存的3D生長的幹細胞進行研究,以及對在太空生長後的活細胞,在帶回地面復蘇後進行生長和分化研究。
為了此次發射任務,雷曉華帶領團隊成員進行了長期的地面準備工作,包括各層級的地基匹配實驗。在發射場,團隊成員歷經多輪演練和發射準備的工作。全流程過程演練要求包括樣品的現場製備、培養盒加載、管路連接、樣品單元集成及實驗模塊的安裝等。深圳先進院博士研究生馬馳原和碩士研究生解婧彤分別作為操作成員,承擔了發射前各項實驗操作工作。
馬馳原表示:「這是我第二次參與重大國家科研項目任務,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準備過程中我們團隊遇到了很多挑戰,但通過努力和協作,我們最終克服了這些困難,為實驗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碩士研究生解婧彤也說:「這次任務不僅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科研的艱辛和不易,更讓我感受到了作為科研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我希望參與的研究能夠為未來的空間生命科學和再生醫學領域做出一些貢獻。」
據了解,此次空間幹細胞實驗項目將為研究空間微重力環境對幹細胞生長和分化的規律提供寶貴的實驗數據,同時也為地面上的幹細胞研究和再生醫學領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對此次任務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目前,天舟八號貨運飛船已成功完成對接,實驗樣品也成功由航天員轉運至空間站內。雷曉華團隊承擔的幹細胞3D生長實驗項目已正式在中國空間站試驗櫃中展開。雷曉華表示,期待着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科學現象,能夠揭示更多關於空間微重力環境下幹細胞生長、發育的奧秘。該實驗將進一步激發太空3D生長和類器官研究的興趣,預計可為再生醫學和轉化幹細胞技術帶來新的突破。(記者 林麗青)
頂圖:深圳先進院幹細胞項目組成員在文昌發射場合影(研究團隊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