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瞭望】人工智能引爆生產方式大變革

【經濟瞭望】人工智能引爆生產方式大變革

責任編輯:呂馨 2024-12-30 22:20: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顏安生

今年以來,中國的機器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崛起,機器人公司所發布的機器人產品反覆運算更新之快、性能水平提升之高令人眼花繚亂。人形機器人進入尋常百姓家為普通老百姓提供各種家政和醫療健康服務似乎指日可待。這一人類夢寐以求的科技成果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在近幾年的突飛猛進發展。 

人工智慧概念在上個世紀50年代才被科學家提出來,由於技術瓶頸限制在上個世紀的下半葉一直未能取得重大進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工智能領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十分有限,但進入21世紀之後,隨着晶片設計與製造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領域開始掀起發展熱潮。特別是2012年以來,以大資料、大算力、強演算法為主要特徵的大模型的誕生,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和速度影響着人類生產力發展的進程。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站在了人工智能大變革的前沿和第一方陣,並且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完全根植於中國社會經濟的土壤,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短短十幾年時間取得了難以估量的巨大成果。以農業為例,疫情三年,許多上了年紀的中國老百姓都非常擔心中國14億人的吃飯問題,因為在疫情期間,國際糧價上漲,許多糧食出口國紛紛出台禁令禁止本國糧食出口,以保證本國的糧食安全。對於剛剛才掙脫饑餓不久的14億中國人來說,疫情是否會導致糧食短缺?饑餓是否會捲土重來?然而,事實上,疫情三年期間,中國的糧食供給一直保持了十分充足的狀態,農副產品豐富多樣,完全沒有出現短缺現象。中國的農業可謂經受住了一次嚴峻的考驗,這其中,人工智能AI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國農業已實現人工智能AI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農業就是農民手拉肩扛、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然而,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中國農業已經改天換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中國農業不僅實現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現代化,而且正在實現人工智能AI化。現代農民們正在利用機器學習和資料分析,確定最佳播種、施肥、收割時間;通過智慧種植與養殖,實現精細化管理;借助感測器和電腦視覺技術收集分析資料,進行動物健康監測、飼料優化、繁殖周期管理;通過安裝田間感測器即時監測土壤濕度、養分含量、PH值等參數,AI演算法依據資料自動控制灌溉系統,實現精確灌溉,節水節能;通過農業機械配備自動駕駛功能,利用北斗導航和AI演算法規劃路徑,提升作業精度;農業機器人可高效完成除草、授粉、採摘等重複性勞動,減輕人力負擔;運用圖像識別技術識別植物病蟲害,並結合無人機巡檢,及時發現和預警病蟲害發生,指導科學用藥,減少農藥使用;在設施農業中,AI可調控溫室內部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為作物創造最適宜的生長條件;利用AI技術快速準確檢測農產品品質、營養成分、農藥殘留等指標,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障農產品品質安全;在農業科研方面,AI能助力改良作物品種,提高抗逆性和營養價值。

總之,AI技術已經滲透到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並徹底改變了農業的生產面貌,確保了中國人的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裏。中國農業的AI化只是AI技術成果在國民經濟中應用的一個側面,事實上,中國的AI技術不僅在農業領域大顯身手,幾乎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施展拳腳,全面助力中國高品質發展。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大變革時代。

責任編輯:呂馨 【經濟瞭望】人工智能引爆生產方式大變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