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至2025新年伊始,一本名為《攀峰之路:「商界軍校」二十年》的新書在內地出版界掀起陣陣熱潮。這本在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建院二十周年慶祝大會前夕,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記錄的是北大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帶領團隊南國築夢的創業故事,從一個切面折射出過去20年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商學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引發社會各界諸多共鳴與思考。
2004年,海聞拿着10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深圳創辦了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原深圳商學院)。短短20年,學院已迅速成長為國際知名的一流商學院。從爭取全日制碩士招生資格,到在國內首創「雙碩士」和「主修+輔修」培養模式;從獲得滙豐銀行冠名捐贈,到樹立「商界軍校」品牌;從設立北大首個海外校區,到聘請諾獎得主來院成立研究所……一次又一次地開拓創新,起於「遠見」,成於「堅卓」。
本書記錄了北大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帶領團隊南國築夢的創業故事,反映了過去20年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商學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在書中,讀者不僅可以讀到扣人心弦的商學院故事,還可以領悟到深植其中的企業家精神,並收穫一份足以穿越時空、跨越行業、超越自我的智慧與力量。
20年來,北大滙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巨大:一是通過人才培養支持了社會的創新創業;二是為中國尤其是深圳本地的產業升級,輸送了大量高素質人才;三是提升了包括企業家在內的商界人士的管理本領和人生境界;四是通過在辦學上的改革創新為其他商學院和高校提供了可供借鑑的辦學經驗。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
作者簡介
資深媒體人,知名紀實作家;曾獲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新聞獎40多項;獨立或合作出版《商界軍校》《創新高地》《立業者》《南科大創校記》《世界知名大學校長訪談》等著作十部。
作者沈清華
精彩選讀
是什麼成就了北大滙豐的奇蹟
從零起步,20年成為國際一流商學院,這是北大滙豐創造的高校領域的「深圳速度」。那麼,北大滙豐為何能創造這樣的奇蹟?除了上級支持,筆者認為以下幾個因素非常關鍵。
第一,中國、深圳和北大三個元素疊加,使北大滙豐在辦學上得「天時」而擁「地利」。2004年此後的十幾年,全球化迅猛推進,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北大滙豐享受了國家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另外,北大與深圳市合作在深圳大學城辦學,是真正的強強聯手。合作之後的20年,是深圳躍升為國際化大都市的20年,深圳的經濟、人口和城市規模上了一個新台階,在國際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北大滙豐搭上了深圳這趟高速行駛的列車。在商學院剛創立的時候,海聞已經預見到了中國和深圳的發展將給商學院帶來什麼,現在來看,他的預見都變成了現實。
第二,創院院長海聞和商學院一流團隊,使北大滙豐擁有「人和」。同樣的事由不同人來做,過程和結果一定大不一樣。對創建一所商學院來說,院長尤為關鍵。海聞北大畢業,留學美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並拿到終身教職之後,又回到北大工作。他來深圳創辦商學院不久,又升任了北大副校長。他的特殊經歷和能力,讓他在創辦商學院過程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除了海聞,商學院還建立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包括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高效率的行政團隊。教師們絕大多數具有世界名校的博士學位,學術水平高且有情懷和追求。行政職員也基本上是國內外名校碩士畢業,業務能力強且有責任和擔當。
第三,他們目標高遠,追求卓越。北大滙豐人做事有理想、有抱負,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就是要辦出國際一流的商學院,這也是北大人的做事風格。他們有一流的眼光、一流的追求、一流的定位、一流的措施。比如,創辦後不久,就通過國際權威認證來高標準辦學,高標準推進國際化;建設學院大樓一步到位,從面積、設計、建設到後期管理,都超前規劃高標準要求,提前實現辦學硬件的國際一流。如今,商學院在師資建設、學生培養、國際化、學術研究、辦學管理等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他們永不滿足,仍然在不斷提升,永遠保持向前奔跑的狀態。
第四,他們總是以創新的思維辦學。做什麼事重要,以什麼方式做事同樣重要,要幹出一流的事業,就不能簡單重複別人的做法,必須闖出新路,開闢一片新天地。在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海聞和他的團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很多事情上突破常規,另闢蹊徑。像創辦「雙碩士」項目、在全日制碩士中開展軍訓、實現全英文的教學和工作環境、在英國創辦校區等,這些做法在高教領域並無先例。創新是滙豐商學院能夠辦出特色、脫穎而出的關鍵。
第五,在辦學的關鍵節點和關鍵事情上,能夠抓住機遇,形成發展突破。每當北大滙豐處於重要的發展時刻、面對重要的事情,他們總能以果斷的決策和有力的執行,把一個個「關鍵點」變成快速發展的起點和突破點。比如,以調劑方式招收首屆碩士、爭取滙豐銀行捐贈冠名和政府財政支持、當機立斷購買英國校區等,這些事情上的成功,對學院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六,他們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目標越高遠,措施越創新,做起來難度就越大。北大滙豐從創立至今,走過的路坎坷不平。從全日制碩士爭取招生資格,到EMBA獲得招生名額;從爭取滙豐銀行捐贈冠名,到在大學城成功拿地並獲得政府資金資助;從軍訓等措施實行後受到不少人牴觸,到現在「商界軍校」成為學院品牌和學生眼中的驕傲;從去英國成功購買校區,到校區獲得英國政府正式註冊;從聘請諾獎得主來院設立研究所,到學院發表論文整體水平躍居同行前列,其中的過程無不充滿了艱辛。面對發展中的一個個困難,他們堅韌不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用毅力和智慧去解決一切。
北大滙豐有一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包括創新、責任、勇敢和執着等,其中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書中提出,企業家精神不僅可以體現在企業家身上,同樣可以體現在任何人和任何機構上,比如政府、工會、學校、軍隊、醫院、社區等。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是一名 外交官,1810年創辦柏林洪堡大學,在辦學理念和措施等方面有很多大膽的創新。洪堡大學辦得非常成功,因此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德魯克認為,洪堡在辦學上體現的就是企業家精神。北大滙豐的創院院長海聞及其團隊,用企業家精神,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創建了一所國際化的現代商學院,培養和培訓了數以萬計的企業家、管理者、經濟金融高端人才,其社會價值,跟培養大批科學技術人才的院校同樣重要。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
讓我們共同祝賀北大滙豐商學院20年取得的卓越成就,共同祝願北大滙豐商學院越辦越好!
附:
《攀峰之路:「商界軍校」二十年》目錄
引言
第一篇 築夢南國
北大「落子」深圳
海聞成為不二人選
這裏能辦成一流高校嗎?
商學院開辦費100萬元
找「鄰居」港大談合作
第一屆招生全部靠調劑
快速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
魏煒從北京「跟」到深圳
招聘「標桿式」人才
學習個個是「拼命三郎」
不同尋常的實習規定
港大給學生帶來了什麼
學生深度參與學院創建
海聞掏錢為學生設基金
首屆畢業生實現開門紅
第二篇 爭取「外援」
力爭外部資源加快發展
擔任獨董,機會來了
專飛重慶見滙豐「老大」
滙豐高層集體「面試」
金融風暴來臨前簽約
合作帶來了共贏局面
大學城拿地一波三折
大樓設計「守正出奇」
政府解決了資金缺口
黑板應放在哪面牆上
服務配套也要「國際化」
國內商學院最大單體建築
第三篇 奮力國際化
國際化的「頂層設計」
去海外招聘優秀教師
招聘這事制度說了算
外國教師曾經超四成
考試現場的「文化衝突」
外國學生構成「小聯合國」
多元文化,成長沃土
全英文的教學和工作環境
做交換生的收穫真大
年輕教師,與國際「同步」
率先實行tenure制
為什麼這裏不設「系」
行政為教學科研服務
以國際認證推進國際化
千辛萬苦也不停步
英國飛來一個好消息
北大給出強有力的支持
擊敗三大勁敵成功中標
這件事「破了天荒」
意想不到的風雨
中國高校歷史性的一步
英國校區大有可為
加強與英國高校的合作
從「院級」上升為「校級」
設立機構,落實用房
艱難中也有驚喜
第四篇 「軍校」風格
目標要對得起「北大」
「商界軍校」橫空出世
研究生軍訓開創先河
不僅收穫了健康膚色
軍訓升級為必修課
開了20年的特殊班會
「海老大」的一次平等對話
這件事引發深刻思考
素質養成做到內外兼修
獎懲規定,明明白白
團隊意識,這裏最強
創新全日制碩士培養模式
論文抄襲,學位沒了
實行最嚴格的畢業標準
新冠疫情下的靚麗就業
全方位助力學生求職
成就斐然的畢業生們
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報考這裏成為「最佳選擇」
添磚加瓦捐資助學
第五篇 培養企業家
一窮二白中啟動EDP
PE培訓做到全國第一
EDP師資國內一流
對學院有了家的感覺
幾千人參加的EDP年會
EDP校友遍布世界
聽一次課躲過金融危機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整頓
規範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時俱進滿足市場需求
加班加點啟動MBA項目
報考人數不降反升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獨創商業智慧教學法
EMBA「難進」又「難出」
都是「商界軍校」學子
為何別稱「體育學院」?
這裏畢業「不離校」
做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
從上課到上市
第六篇 學術大躍升
首次見面相談甚歡
薩金特決定加盟
諾獎得主帶來的效應
王鵬飛當選SAET會士
大樓裏的大師與新秀
智庫:為社會貢獻智慧
《北大金融評論》的傳承與創新
到北大滙豐聽講座
研發商學教學科研的利器
不斷提升的學術影響力
第七篇 創院院長海聞
家庭出身帶來成長壓力
寫血書爭取屯墾戍邊
北大荒裏勞筋勵志
高考恢復,考進燕園
幸遇諸多恩師好友
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
放棄終身教職毅然回國
北大校園裏艱苦創業
南下深圳開拓新事業
做海老師的學生很幸福
20年的「得」與「失」
教育界的創業家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