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也是牽引改革開放的「發動機」。在14日開幕的廣東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來自港區廣東政協港區委員紛紛聚焦大灣區建設及粵港科技合作建言獻策,助力大灣區「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
快推動大灣區市場一體化
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優化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提供重要指引和明確發力方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是促進商品、服務和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的動態過程,將消除人才、資本、技術和信息等要素流動的壁壘,引導資源在大灣區內有效配置和有序流動,促進城市間的產業分工協作,推動大灣區經濟增長。
十三屆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林至穎認為,在過去一年,「灣區通」工程的實施進展順利,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目前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等。
不過,在林至穎看來,當前,大灣區仍需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為此,他在廣東省政協會議上提出《關於加快推動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的提案》,提出粵港澳三地政府可協調病歷互認的制度,建立大灣區健康大數據信息中心,促進醫療信息跨境流通。此外,大灣區跨境支付有待加強協調;粵港澳三地缺乏跨境競爭政策協調機制問題,他建議三地政府應建立大灣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調大灣區跨境支付,增強跨境競爭政策的協調。
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全過程創新鏈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國家賦予大灣區的重要使命,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
當前,大灣區已在創新資源集聚、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但在構建完整創新鏈、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化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廣東省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吳學明介紹說,當前大灣區基礎研究不足,原始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他分析稱,儘管粵港澳大灣區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R&D)強度已達3.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65%),但與紐約、三藩市等國際灣區城市高於4%的研發投入強度仍有差距。
此外,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展研究》,2022年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R&D經費投入比重為5.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6.57%),更低於發達經濟體水平(法國為22%、英國為18%、美國為16%、日本為12%)。
針對「卡脖子」問題尚未根本突破的問題,吳學明認為大灣區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缺乏有效的協同機制,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攻克「卡脖子」技術上各自為戰,資源浪費且進展緩慢。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大灣區約10%的轉化率與日本(約70%)和歐美國家(約30%至40%)的成果轉化率相比,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廣東省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吳學明
為此,吳學明在廣東省政協會上提出《關於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的建議》,他建議以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為牽引,推出「灣區基礎研究專項計劃」,成立「灣區關鍵技術攻關聯盟」,設立「灣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推動跨境金融合作,強化科技金融支撐,通過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人才港」,引領高端人才集聚,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大動能。
參加廣東政協會議的港區委員還提出諸多涉及大灣區建設提案,包括:建議以南沙方案為引領,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加大力度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基礎建設;推動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廣東省與香港北部都會區協同效應,促進大灣區的國際經濟競爭力。(記者 黃裕勇)
頂圖:十三屆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林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