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最新發表在Cell子刊《微生物學趨勢》的研究總結腸道益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在對抗不同病毒感染之重要性,包括流感、2019冠狀病毒病和其他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研究負責人暨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黃世萬解釋,短鏈脂肪酸是具免疫調節作用的有益代謝物,主要由腸道微生物對食物纖維進行酵解產生,增強呼吸道細胞抵禦病毒入侵能力,亦有助減低病毒量、提升疫苗成效及減低嚴重併發症。研究亦顯示流感患者腸道缺乏產生短鏈脂肪酸之益菌。由此可見,腸道微生態在加強免疫力對抗流感上扮演重要角色。
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續指,關於短鏈脂肪酸對抗流感病毒的證據主要來自腸道微生物研究,人工合成短鏈脂肪酸功效仍有待證實,而要製造足夠天然短鏈脂肪酸,需兩大元素:含高纖維食物及健康腸道微生態。
中大去年發表在《刺針傳染病學》的一項大型臨床雙盲研究評估大學研發的益生菌配方SIM01對改善腸道微生態的作用。研究共同第一作者暨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博士後研究員劉曉霖表示,根據宏基因分析,新冠康復者服用SIM01後,腸道多種產生短鏈脂肪酸益菌顯著增加,當中不少正是流感患者缺乏之腸道益菌。
頂圖: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右)分享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