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支持南京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支持南京江北新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建設,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具體內容如下: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南京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的意見
(2024年12月20日)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國家級新區高質量建設的部署要求,支持南京江北新區(以下簡稱江北新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建設,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宜居、韌性、智慧新主城,更高質量推進自主創新先導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台建設,打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7年,經濟總量占省、市比重持續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4.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2000家,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貢獻率持續提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000億元,實體經濟對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作用持續提升;「雙區疊加」優勢有效發揮,制度型開放水平持續提升;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集聚人口300萬人,現代化新主城形象持續提升。到2030年,經濟總量力爭突破5800億元,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改革開放水平大幅提高,新主城功能更加完善,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到2035年,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總量力爭在2023年基礎上翻一番,基本建成具有顯著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的現代化新區。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高效能成果轉化體系。引導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新成果、新項目、新機構等新生資源集聚,加快推動南京大學集成電路、東南大學「大醫科」等特色學科落地建設。推動市場化、專業化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集聚,高質量建設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南京),開展「研投融合」、「服投聯動」等模式創新,促進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在江北新區轉化。深化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動項目就地轉化。布局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台(基地),建設一批創新聯合體,培育一批技術經理人。
(二)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引導新設重大創新平台等向江北新區匯聚,圍繞主導產業布局一批省級以上創新平台,建設揚子江產業科技創新試驗區。加強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推進合成生物創新中心等落地建設。推進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加強與蘇州實驗室等省實驗室聯盟成員單位合作交流。
(三)深化激勵性創新機制改革。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益分配政策,支持江北新區內的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鼓勵和引導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探索顛覆性技術發現資助機制,支持先進技術成果直接應用。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和運用,強化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功能,高標準建設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鼓勵開發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探索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運用和保護,依法賦予南京江北新區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探索建設科技倫理審查中心。
(四)打造高素質科創人才隊伍。開展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試點,完善與產業需求相銜接的人才引進制度,探索建立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試點放開相關專業領域境外人才從業限制。健全人才梯度培養建設體系,按年度依規給予省頂尖人才、省「人才攻關聯合體」等項目直推答辯名額,賦予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人才項目舉薦權。推動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在江北新區建設工程師技術中心等平台,強化應用研究型人才及團隊培養。鼓勵企事業單位設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積極爭取試點開放重點科研單位境外學術網站訪問權限。
(五)加快傳統產業煥新升級。做強做優傳統優勢產業,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進石化行業「減油增化」,支持組建全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聯盟,引導先進材料鏈式集聚、集群發展。推動鋼鐵行業向高端攀升,發展高端特鋼材料,協同布局多元新型業態,打造高質量發展行業標桿。支持新材料科技園有序擴大實施範圍,打造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強化能耗指標協調保障,合理確定江北新區污染物限值限量管理目標,省級重大項目污染物排放指標全省統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打造綠色工廠、綠色產品,探索「零碳」工廠。
(六)推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梯度培育,推動融合集群發展。深化集成電路芯機聯動發展,加強EDA等關鍵技術攻關,優化先進及特色工藝產線集中布局,支持創新產品納入省新產品新技術目錄、首台(套)重大裝備名單、首批次新材料名單。加快生命健康創新發展,做強國家生物藥創新產業集群,爭取試點生物製品分段生產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創新藥品(醫用耗材)開闢掛網綠色通道,鼓勵醫療機構採購使用,支持探索開展幹細胞、免疫細胞、基因治療等技術研究和轉化應用。加快智能網聯和軌道交通特色發展,加強創新技術與產品示範推廣,鼓勵申報國家綠色智慧城軌技術創新中心。發展低空經濟關鍵裝備,鼓勵探索「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融合創新應用。深化國家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江蘇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北斗規模應用。
(七)加快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氫能、新型儲能、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方向,加快突破高端光子芯片、器官芯片、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應用場景和重點企業,在關鍵細分領域形成若干新增長點。支持建設省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
(八)強化數實深度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加快「上雲用數賦智」,打造一批智能製造工廠、智能製造車間。深化「數字+服務+製造」,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以及柔性化定製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批標桿企業、試點園區。加強核心工業軟件自研適配和底層技術研發創新,建設工業軟件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加強人工智能製造業示範應用場景搭建,打造人工智能融合應用高地。高質量建設江蘇數字廣告產業集聚區。鼓勵爭取數據領域試點,開展特色場景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推動數據要素供給和流通使用。支持建設資產數字化平台,探索數據產權保護和利用新機制。培育打造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
(九)促進金融賦能產業發展。鼓勵新設金融機構、專業公司落戶,做強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新金融業態,打造江蘇揚子江產業金融集聚區。引導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及其子基金、省屬國有金融企業新設公募基金集聚,建設基金集聚區。大力發展航運金融,引導航運企業、融資租賃公司等入駐,探索打造省船舶租賃交易區。鼓勵進一步擴大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推廣範圍。推動設立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江北中心,支持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二級交易市場發展。支持省屬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江北新區投資項目。
(十)推進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建設。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強制度型開放,推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落地。深化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爭取健康醫療大數據轉化應用、臨床真實世界研究等改革試點,高標準建設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取設立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數據跨境流動公共服務平台,積極申請開通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打造面向長三角企業走出去的「綠色出海」綜合服務平台。
(十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優化人力資源服務,規範高效行使外國人簽證證件受理簽發權,為外籍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允許城鎮開發邊界局部優化,項目合理用地計劃應保盡保,並納入「一市一策」自然資源調度保障機制;深化「標準地」出讓改革,鼓勵制定差異化用地標準,加快混合用地供給,推動用途合理轉換;鼓勵試行土地二級市場預告登記轉讓制度,深化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推進產業園用地提質增效。堅持市、縣域內自行平衡為主,落實占補平衡。適時組織開展補充耕地指標跨市域交易,統籌保障省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占補平衡落實。強化金融要素支撐,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請超長期特別國債、省級專項資金;給予江北新區專項補助。賦予江北新區更多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用足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政策。
(十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推動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納入重大項目清單。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深入開展告知承諾制、區域評估、多評合一等改革舉措,擴大涉企經營「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領域和範圍,探索數據賦能「關聯事項集成辦」。高標準建設揚子江法務區,健全國際商事糾紛調解機制,鼓勵與港澳台律師事務所依法依規開展聯營。
(十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強化與長江沿線、東部沿海港口城市協同聯動,提升江海轉運功能和長江經濟帶通達能力。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合作互動,主動參與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和長三角創新聯合體建設。落實《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推動頂山—汊河跨界省際毗鄰地區、寧淮智造產業園建設。服務寧鎮揚一體化發展,加強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領域共建共享。
(十四)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落實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建立完善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支持強化轉移人口就業促進、服務供給、權益保護,吸納跨省域、跨市域人口落戶,引導人口集聚。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發展多形式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發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推進社區嵌入式醫養融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聚焦打造青春友好型新主城,支持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以青年為主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青年經濟。
(十五)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功能品質。提高南京江北區域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推動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控,一體推進「四好」建設,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南京新主城。加強名校名師和國際教育資源引進,打造優質教育高地。優化境外醫師執業審批,探索依法依規使用國際前沿醫療技術和藥品(不含疫苗等實施特殊管理的藥品),對江北新區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實行事後備案管理,不受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限制,取消等級、床位限制,建設先進醫療集聚區。培育打造全國知名商圈,建設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承載區。鼓勵承辦國際賽事、會展等重大活動。
(十六)提高交通物流暢達效率。統籌推進北沿江、寧淮城際等高速鐵路以及南京地鐵4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寧滁線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建設,有序推進地鐵4號線三期規劃建設。加快鐵路南京北站建設,完善集疏運功能。支持依法依規承擔港口許可審批、驗收、安全和環保等相關工作,推動西壩港等轄區沿江碼頭高質量轉型升級,推進疏港鐵路專用線資產國鐵化,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實現綜合貨運樞紐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物流集聚區。
三、保障措施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全過程、各領域。適時啟動《南京江北新區條例》省級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省級統籌、南京市負總責、江北新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依照批覆意見,江北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作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關,按規定參加省委、省政府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省級部門要全面加強對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的工作指導和支持,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年度任務清單,省有關部門支持申報科技、產業、人才等領域省級項目、資金和試點示範。推動省級部門與江北新區幹部人才常態化任職交流,如因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等需要,經主管部門同意,可面向全省開展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工作。南京市要進一步加大對江北新區支持力度,研究提出具體貫徹落實舉措;加快江北新區與南京市浦口區一體化發展研究。江北新區要積極主動作為、銳意改革創新,全力落實各項工作任務;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立與高質量建設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