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3月1日)在網誌中表示,即日起駕駛獲運輸署批准使用遙控泊車系統的車輛,司機可以在車外使用手機或汽車匙扣等流動設備,遙距控制車輛停泊及駛出。若遇到較窄車位,司機就可以先行下車再遙控泊車,整個過程中,司機必須站在車外附近全程控制及監控。
司機須全程控制及監控車輛
陳美寶指,過去一星期,不少車主群組及傳媒朋友都熱議運輸署有關車輛構造與保障乘客和使用者安全的新修訂,部分附屬法例修訂今日開始生效。她自己駕車多年,對近年駕駛輔助系統的先進感到讚嘆。當局在立法會就今次修訂解畫時,聽到不少議員都支持香港解鎖汽車科技的應用,而且希望能推得更廣更快。
陳美寶提到,其實自動泊車、車輛側撞警示、自動防溜、輔助方向引導、自動換線、車道保持、巡航控制及自動緊急煞車等不同汽車科技,在運輸署的現行機制下早已容許在香港使用,前提是要確保安全。今次運輸署的法例修訂的其中一個焦點,是允許司機使用遙控泊車功能。香港土地資源珍貴,不少停車位都十分袖珍,一些考驗功力的泊車位刁鑽起來甚或要用天窗離開車廂,她相信是次修訂能更貼近實際駕駛需要,會獲得不少司機讚好。
陳美寶說,由今日起,司機駕駛獲運輸署批准使用遙控泊車系統的車輛,可以在車外使用手機或汽車匙扣等流動設備遙距控制車輛停泊及駛出。若遇到較窄車位,司機就可以先行下車再遙控泊車,而使用遙控泊車的整個過程中,司機都必須站在車外附近全程控制及監控車輛。
對於現有車輛能否啟動此功能,陳美寶表示,運輸署已制定相關技術指引和申請程序供業界參考,車主可向他們的車輛代理或進口商查詢車輛型號有否配備遙控泊車系統。至於車主關心的保險安排,如運輸署批准使用有關系統,保險業界一般亦會接受,大家可以安心使用。
陳美寶又指,當局放寬車輛停泊時視象顯示器可顯示的資料的修訂,是希望司機在拉緊手掣並完全停泊汽車後,例如充電、入油期間,顯示器不再只限顯示汽車導航、汽車或其裝備的現況的資料,可以用來收發短訊或「煲劇」、「睇片」等,更貼近用家需要,在安全的情況下盡用車輛功能。
有關擴闊可在快速公路上使用的電動車輛種類的附屬法例修訂,將有助當局引入更多車款的新能源汽車。運輸及物流局網頁
152個國產純電動車型號獲批核
陳美寶說,修訂中亦包括擴闊可在快速公路上使用的電動車輛種類,讓電動商用車輛可以無需申請快速公路許可證,直接在快速公路上行駛,為業界帶來更多便利。截至2024年底,已獲運輸署批核的國產純電動車型號共有152個,而其他地區的純電動車型號則有409個,申請成功率達100%。
11·1起私家車上8歲以下兒童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在保障兒童乘客安全方面,陳美寶指出,涉及8歲以下兒童傷亡個案的交通意外中約有一半發生在私家車。兒童束縛設備可在交通意外中有效保護年幼乘客,大幅減低死亡或重傷風險;歐盟、日本、新加坡等不少國家及地區都已有類似要求。當局向國際做法看齊,提供清晰指引,讓家長保障子女「出入平安」。
陳美寶表示,理解車主與家長需要時間準備,所以相關法例將於今年11月1日才開始生效。在這大半年時間內,運輸署會聯同警務處及道路安全議會加強宣傳,介紹相關法例要求,提醒市民選購及使用兒童束縛設備的要點。消費者委員會於2022及2023年亦分別就兒童安全座椅進行樣品測試,市民亦可以參考。
至於設置兒童束縛設備的要求會否擴展至公共交通工具,陳美寶指,當局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如許多內地城市、新加坡、英國及澳洲,均沒要求公交提供兒童束縛設備。當局對此持開放態度,會繼續與業界溝通,研究建議的可行性,包括在車輛內存放不同種類的兒童束縛設備在運作上的要求,致力保障兒童乘客的安全。
運輸署會加強宣傳,介紹私家車使用兒童束縛設備的相關法例要求。運輸及物流局網頁
的士車隊下周一與公眾見面
陳美寶說,在擁抱汽車科技發展之餘,香港亦即將迎接的士新時代。5隊的士車隊將於下周一與公眾見面,而的士車隊亦是新能源汽車的受惠者與支持者,車隊將會使用多款新的純電動車型號,在車隊面世後,我們會再跟大家詳細介紹。
陳美寶又表示,香港在過去一年經歷不少挑戰,但亦迎來不少機遇,在這危中有機的過程中,香港更需要變革創新、自我提升。她與運輸及物流局員工會全力用好「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全方位提升香港在航運、港口、航空及物流領域的競爭力,為香港開拓新經濟增長點,探索因地制宜的新質生產力,加強本港經濟發展動能,為香港謀劃更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