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立法會日前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立法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在各國都不是新鮮事,國家早在2021年8月已公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並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美、英、歐盟、新加坡等亦早有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立法。香港近年多個機構遭受網絡攻擊和勒索,去年一年內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處理的網絡保安事故就超過萬宗,凸顯香港關鍵基礎設施面臨不少風險,亟須及早立法,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沒有安全的環境,香港的發展也將失去穩固基礎。
立法彰顯重視國家安全
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草案,反映立法會以至社會各界對於香港國家安全的重視,基礎設施安全正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進一步強化保障國家安全,有助穩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是香港發展的重要配套。下一步政府需要落實好有關法例,盡快成立專責辦公室,監管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持續提升網絡安全能力,並定期檢視條例,逐步擴大受保護的關鍵基礎設施範圍,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營。
這次立法再次表明,香港各界已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重要關係,在國安上警鐘長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19日,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至今剛好一周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通過,標誌着香港成功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補齊在國家安全上的短板,不但關係香港長治久安,對於「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亦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各種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認知戰風險紛至遝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香港國安法》緊密銜接、相輔相成,香港在「雙法雙機制」之下,成功築牢維護安全穩定的防線,為對接國家重大規劃部署、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促進香港良政善治,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讓香港可以在波譎雲詭的政治形勢下,穩坐釣魚船,有力地排除、規避各種內外風險,讓各界可以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護航香港高質量發展。
國安才有港安家安
對於香港發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訂立具有三大意義:一是進一步築牢「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基,與《香港國安法》一起構築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防線,共同成為護衛「一國兩制」的重要法律保障。自此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制度已經完全齊備,回歸以來的國安短板亦已補齊,「一國兩制」的實踐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當前「一國兩制」正進入實踐新階段,要求香港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這更需要在國家安全上有力護航,讓「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更好彰顯。
二是進一步為香港經濟民生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這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發展一個顛簸不破的定律。回歸以來,香港政治上的各種急風驟雨,地區上撕裂對立,根源正在於國家安全上的中門大開。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香港國安法》完成立法之後,香港的政局煥然一新,各種政治上的騷亂、惡鬥、內耗得到全面遏止,亂港勢力兵敗如山倒,社會對立得以消除,泛政治化歪風得到有力改善,市民在這幾年間親身經歷了香港政治環境的轉變,更加深刻感受到國安才有港安家安。近年來,眾多曾令政府難以推進的利民政策及難以突破的施政困局均取得顯著進展。沒有國家安全護航,又何來這些施政成果?
三是進一步改善香港營商環境、更好發揮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一個地方能否吸引人們前來投資興業,社會的穩定和法治是關鍵性因素。外界只需客觀問一句,這一年間香港的外來投資是多了還是少了?香港的股市樓市是好了還是差了?香港的外來企業是多了還是少了?答案顯而易見。資金不看政治只看回報,香港股市的提振,樓市的回穩,經濟的穩定增長,正是源於國家安全的有力護航。
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可以讓香港有能力應對各種內外的挑戰以至破壞,有力地保障民生經濟安全。一年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如同定海神針,有效預防和排除香港各類風險,維護香港自由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正說明立法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