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2日 星期三 -- 天氣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11:43【A股午評】三大指數走勢回暖 滬指漲0.18%11:37運輸及物流局:港深西部鐵路目標2035年開通 全線擬設5站11:37丘應樺下午啟程訪京 將拜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及外交部11:33最高補貼3000萬元!深圳大鵬出台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11:32陳茂波:港與新興經濟體可建互聯互通機制11:31駕駛員忘帶護照 聯合航空航班半路返航美國11:28李家超:瓊港合作備忘錄涵蓋五個領域深度合作 實現兩地優勢疊加11:21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11:43 【A股午評】三大指數走勢回暖 滬指漲0.18%11:37 運輸及物流局:港深西部鐵路目標2035年開通 全線擬設5站11:37 丘應樺下午啟程訪京 將拜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及外交部11:33 最高補貼3000萬元!深圳大鵬出台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11:32 陳茂波:港與新興經濟體可建互聯互通機制11:31 駕駛員忘帶護照 聯合航空航班半路返航美國11:28 李家超:瓊港合作備忘錄涵蓋五個領域深度合作 實現兩地優勢疊加11:21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11:43【A股午評】三大指數走勢回暖 滬指漲0.18%11:37運輸及物流局:港深西部鐵路目標2035年開通 全線擬設5站11:37丘應樺下午啟程訪京 將拜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及外交部11:33最高補貼3000萬元!深圳大鵬出台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11:32陳茂波:港與新興經濟體可建互聯互通機制11:31駕駛員忘帶護照 聯合航空航班半路返航美國11:28李家超:瓊港合作備忘錄涵蓋五個領域深度合作 實現兩地優勢疊加11:21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

責任編輯:王錦坤 2025-03-26 11:43:37 來源:廣州日報

 155.8米長的鋼鐵身軀傲然矗立,12個養殖艙布滿網衣。這樣一座會移動的巨型「深海糧倉」昨日(3月25日)被正式命名為「灣區伶仃」號,這是全球首艘水體自然交換型深遠海養殖工船,計劃今年6月交付。「灣區伶仃」號養魚年產量可達3000—5000噸,相當於陸地5000畝魚塘產量。可以實現同時登船199人,垂釣、研學旅遊,同步實現船底養魚,船上遊玩。

 「灣區伶仃」號有多項創新技術

 25日上午,由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造,澳龍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總包的全球首艘水體自然交換型深遠海養殖工船舉行命名儀式,這艘工船被正式命名為「灣區伶仃」號,它是世界首例集智能養殖、節能環保、漁旅融合於一體的超級養殖平台。

 「以前養魚像『靠天吃飯』,現在成了『帶着魚缸闖海洋』。」珠海市海洋集團副總經理蘇慶龍介紹,「灣區伶仃」號的養殖模式為全球首創,採用了多項創新技術。在船體結構創新上,它採用全球首個船型首尾與柱穩式框架鋼結構船身融合構型,創新結合船舶和深遠海鋼製網箱技術,同時獨創水體自然交換技術,能夠實現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環,為養殖魚類創造「准野生」生長環境,在提升漁獲品質的同時,又能節省巨大換水能耗。「灣區伶仃」號還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能夠大幅降低日常運營的能源成本,並實現錨泊零碳養殖。

 「灣區伶仃」號配置電力推進系統,能夠在南海海域尋找最佳養殖區域並自主躲避颱風,實現「海上游牧」,縮短養殖周期,躲避自然災害,提升經濟效益。工船續航里程可達2000海里,採用DP定位系統,確保船隻在航行和錨泊時的安全、高效、精準,具備12級颱風下自航能力。

 此外,「灣區伶仃」號獨創水體自然交換技術,實現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環,創造「准野生」生長環境,提升漁獲品質的同時省卻巨大換水能耗。結合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大幅降低日常運營的能源成本,並實現錨泊零碳養殖。

2.png

 建造中的「灣區伶仃」號。圖源 珠海網

 裝有「最強大腦」 實現科學養殖

 這艘「養殖航母」的能耐遠不止於此。「灣區伶仃」號下水後,將在距離海岸線40多海里、水深40多米的無污染海域開展養殖。通過全程智能養殖,在陸地監控室以視頻或圖像方式,遠程獲取船舶狀態、魚群信息、環境條件等數據;輕輕按下按鈕,就能一鍵式遠程投餵飼料,專利技術的吸魚泵如同高效的海上漁獲收集者,精準地進行收魚作業,同時也能使用智能機器狗定期對附着在養殖網上的雜物進行清理,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結合AI的智慧洞察和大數據分析的精準決策等科技手段,如同為工船裝上了「最強大腦」,對養殖魚群進行科學餵養。

 珠海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蘇躍朋表示,「灣區伶仃」號主要在珠海萬山群島海域作業,重點養殖金鯧魚、章紅魚、紅瓜子斑等高品質海產品。「灣區伶仃」號還配套垂釣、研學旅遊等多種配套功能,最大登船人數199人,可聯動海島旅遊,實現船下養魚,船上遊玩,創新打造「漁業+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多元化發展。

 據介紹,珠海目前養殖品種豐富,去年產量超過4萬噸,增長15%,今年有望繼續大幅躍升。在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珠海成果顯著,已建成115萬立方米深遠海養殖水體,今年有望突破200萬立方米。此外,珠海推動開展養殖保險,已賠付超兩億元,創新了用海一張圖、養殖裝備備案登記等多項政策支持。

 下一步,珠海將重點探索立體用海,推動海洋牧場在品種、規模及綜合開發上全面開花,助力海上新廣東建設。

 頂圖圖說:「灣區伶仃」號效果圖。圖源 珠海網

責任編輯:王錦坤 「灣區伶仃」號船底養魚船上觀光 全球首創移動「深海糧倉」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