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台「湛江灣1號」在江蘇南通通州灣示範區舉行下水儀式。
3月28日,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台「湛江灣1號」在江蘇南通通州灣示範區舉行下水儀式。
「湛江灣1號」平台是由通州灣欽實佳美能源科技公司與廣東省湛江灣實驗室、江蘇大津重工聯合打造的重大海洋裝備項目。平台總長154米,型寬44米,型深24.25米,養殖水體8萬立方米,年產2000噸金鯧魚、章紅魚、金槍魚等大洋性魚類,是我國海洋裝備製造與深遠海養殖融合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南通與湛江攜手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生動實踐。
「隨着我國海洋戰略的不斷推進,深遠海養殖已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廣東省湛江市政協副主席、湛江灣實驗室主任歐先偉介紹,湛江灣實驗室作為廣東省實驗室之一,肩負着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湛江灣1號」是湛江灣實驗室舉全實驗室之力打造的「重器」,集成了飼料存儲與投餵、活魚聚集、死魚收集、養殖監測、網衣清洗、集中控制、遠程遙控、物資裝卸存儲等養殖試驗功能系統融合了工業化養殖、人工智能等多項創新技術,可進行全體系智能化漁業養殖試驗,是養殖走向深遠海的一個重要突破。
「湛江灣1號」於去年4月開工,歷時不到一年順利下水,展現了南通高端裝備製造的「中國速度」。該平台引入航行動力系統和動力控制系統技術,以「無限航區設計」「動態化養殖模式」「智慧化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實現海洋空間資源充分利用,開創了深遠海工業化養殖的新紀元。平台融合柱穩式框架結構與HPDE網箱全通透網衣系統,進行內外海水高效交換,充分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資源。
「大津重工作為天海防務的子公司,將依託集團優勢,在『湛江灣1號』養殖平台項目上持續創新,為船舶建造貢獻力量。」天海融合防務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占金鋒表示,這艘「海上糧倉」將為中國漁業轉型升級、南海資源開發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全球深遠海養殖貢獻「中國方案」。希望以「湛江灣1號」為紐帶,南通與湛江能進一步深化海洋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協作等領域的合作,攜手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共同譜寫「向海圖強」的新篇章。(趙振華 宋璟)
頂圖: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台「湛江灣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