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迎來倒計時200天,廣州賽區的多座體育場館的維修改造也進入了最後階段。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多個十五運場館,了解場館改造、更新的最新進展、亮點。
廣東奧體中心:嶺南特色濃郁 賽後將成全民健身好去處
十五運會倒計時300天前夕,記者就曾赴廣東奧體中心探訪。當時館內未加裝座椅,仍處於施工階段。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現場,十餘名工人正在中心內部進行收尾工作,場館已經基本展示出「完美狀態」。
作為國內設項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體育中心之一,這裏成功舉辦九運會、亞運會等諸多大型賽事開幕式及比賽項目,是廣州的城市名片。
九運會期間,廣東奧體中心的屋蓋設計首次打破了國內體育場傳統圓形的設計理念,採用分開的飄帶造型設計。據場館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升級改造方案整體保留了飄帶形屋蓋,並在設計理念傳承的基礎上,採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形象優化提升,改造後的屋蓋更加輕盈飄逸。
改造完成後的廣東奧體中心,飄帶罩棚屋面形成「飄帶飛揚」、花瓣狀看台形成「木棉盛放」、水平挑簷形成「灣區浪涌」、廣場景觀形成「珠水婉轉」,內場座椅採用藍色系配色,體現大灣區氣韻。在場館改造過程中,「兼顧賽時賽後利用」的理念貫徹始終,中心體育場的二層完全開放,賽時為觀眾提供大型疏散平台,賽後將成為開放式全民健身活動空間。
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館內煥然一新 等待「水花消失術」實現那一刻
跳水比賽是廣東的優勢項目,人氣度頗高,主場作戰的全紅嬋、陳藝文、謝思埸等廣東跳水奧運冠軍,將與陳芋汐、王宗源等「夢之隊」隊友們一起為觀眾們表演「水花消失術」。
廣州日報記者在廣東奧體中心的游泳跳水館內看到,無論是跳板、跳台,還是游泳區域、場地燈光、觀眾座席,都已煥然一新。據了解,場館原有標準比賽池、訓練池、跳水池各一個,10米跳台、7.5米跳台、5米跳台、3米跳台各一個,3米跳板3個、1米跳板2個,並配備陸上訓練區及相應訓練設施,總座位數為4136個。
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
十五運會開幕後,跳水和水球的比賽都將在這個場館進行。為更好地服務於十五運,場館進行了設施升級,通過拓寬跳台、更換2025年最新跳板、增設陸上訓練器材,滿足第十五屆全運會高標準體育建設需求。此外,場館內貴賓區、運動員區和觀眾區也都進行了改造。
游泳跳水館不遠處就是十五運會的MOC(指揮中心)。作為大賽的核心「大腦」,這一總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的建築在賽時將布置競賽信息中心、綜合管理指揮中心、新聞宣傳指揮中心、決策指揮室、賽事指揮呼叫中心、信息技術指揮中心、指揮場館總控中心、醫療衛生指揮中心、智慧場館中心機房室、技術運營中心等。賽後,這些功能空間都將轉化為全民健身活動用房。
廣州大學城中心體育場:整合周邊資源 打造生態體育公園
廣州大學城中心體育場維修改造項目於去年12月31日經過了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的聯合竣工驗收,比計劃提前了三個月,該場地在十五運會期間將進行U16女子足球和越野輪滑比賽。
廣州大學城中心體育場。
據了解,在此次廣州大學城中心體育場的維修改造過程中,項目管理團隊遵循「國際標準、中國氣派、嶺南風韻」的設計理念,對場館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升級。不僅覆蓋了場內外立面的修復,還包括室內空間的優化、衛生間的升級改造以及水電消防設施設備的更新升級。同時,負一層設備用房及通道的修繕、東西場鋼構塗料脫落的修復以及外部場地綠化景觀的升級改造等細節也被精心考慮在內。
廣州體育館:融入新技術 打造有愛無障礙新標桿
廣州體育館作為十五運會蹦床、排球比賽場館,以及殘特奧會輪椅籃球比賽項目場館,其維修改造工程自啟動以來便備受關注。去年底,廣州體育館以「全場景智慧化、全齡段無障礙」的全新姿態正式亮相,這是首個通過竣工驗收的十五運會廣州賽區場館改造項目。
廣州體育館。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改造項目在保留原體育公園嶺南騎樓步行空間的基礎上,新增木棉花主題花壇,打造兼具地域特色與時代精神的全民運動空間。南廣場以原有雕塑為中心,通過動態施工與數字孿生技術精準優化景觀布局,實現美觀性與功能性的統一。
煥新升級後的廣州體育館科技感拉滿。據介紹,場館入口的3D視覺閘機可在0.3秒內完成人證核驗,AR導航系統實時推送最優路徑至觀眾手機。
作為殘特奧會輪椅籃球主賽場,場館將無障礙設計提升至「全鏈關懷」標準。據介紹,1號館設有4個輪椅觀賽區(50席),盲道與城市道路無縫銜接,坡道坡度嚴格控制在1∶12以內。環形感應助聽系統覆蓋了90%觀眾席,熒光盲道夜間可視距離達8米。特別設計的「多模態交互終端」更支持語音、手勢及手機APP三重操控,一鍵即可召喚手語翻譯或無障礙導航。
十五運會後,場館還將上線「智慧健身艙」系統,市民可預約VR訓練、AI體態評估等科技健身服務,讓全民共享智慧場館的長效價值。(廣州日報圖片)
頂圖圖說:廣東奧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