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並將數字經濟與民營經濟的協同發展作為核心抓手。在安徽黃山市屯溪區,眼下,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賽道,正徐徐鋪開。
「新」在新印象:聚焦數字經濟產業,城市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新」在新氣象:智能製造、智能工廠等智慧化生產場景助推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如火如荼。
「新」在新目標: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融合滲透,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從車間到雲端,這場雙向奔赴不僅重塑當地經濟的肌理,更將為屯溪積極響應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加速推進「以新提質」變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開闢出新賽道。
借東風 「乘數而上」
衝進新賽道,成長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潛心鑽研細分領域,讓產品「漂洋過海」挺進大市場;乘雲而上,傳統製造裝上「聰明大腦」……縱覽屯溪,一家家企業向新而行、強筋壯骨,一批批卡脖子的科技難題陸續得到解決。
「我們設定秧苗溫度控制在25℃左右,超過30℃手機會接到報警。還可以根據生長情況進行澆水、打開風機和水簾,出大太陽的時候,還能自動打開遮陽網。」在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一場農業科技盛宴正在上演。
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致力於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城市治理、鄉村振興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提供相關技術產品與智能數據分析決策服務。
企業積極探索數字化發展的初次嘗試始於2014年,通過將物聯網、GIS、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於屯溪老街古建築保護上,推進「人」「技」「物」的有機結合,建立了集消防智能監測、一鍵預警、科學處置為一體的古建築物聯防火大數據平台,實現了屯溪老街古建築防火的巨大突破。
近年來,企業結合本地產業特色自投、自研、自運營「數字+產業」創新平台,在設備智控、供應鏈整合、商貿流通等領域開展範式創新,自主研發「AI+IoT+數據要素」三位一體的數智化解決方案體系,打造「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生態共建」的價值閉環,以生產性服務業定位助力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將數字化賦能城市治理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是當前企業發展的突破口,通過『以點帶面』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企業負責人黃文目標明確。
順潮流 「加數前行」
在屯溪,傳統產業並非數字經濟的旁觀者,而是積極融入其中的重要參與者。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傳統產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通過構建數字供應鏈服務平台,有效實現對貨物入庫、出庫、多式聯運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保障貨物看得見、控得住。」在黃山偉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偉啟智聯」數字供應鏈掌上助手為企業源源不斷注入「智造」動力。
作為一家主要生產軸承檢測裝配非標設備和滾動體檢測生產設備的企業,落戶屯溪區以來,企業大力進行工業信息化、數字化升級,與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和課題攻堅,實現了檢測數據集成管理、遠端信息一鍵統覽、中央數據全面分析,以輕量化、低耦合的方式為用戶單位提供全方位智慧化的產品級服務。
搶抓「數字風口」踏「雲」而上,聯動產業鏈上下游,不斷鍛造硬核實力,這是屯溪區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屯溪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和「3332」行動計劃,全面加快九龍園區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結合工業母機產業園建設,加大對工業母機領域龍頭企業招引力度,打造省內一流乃至長三角知名的工業母機先進製造產業集群。同時,設計研發高度匹配屯溪區工業母機產業集群特點的公共服務平台,構建「生產精益化+設備自動化+數據規範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共享化」格局,打通、整合產業供需關係,形成數字化供應鏈體系,以大數據支撐母機產業集群發展布局和精準招商。
謀發展 「賦智騰飛」
以數字之名,為生活注入新靈感。
在菜市場買菜,通過智慧大屏精準溯源;在短視頻裡刷到心儀的民宿,在手機上實現一鍵預訂;在智慧健康小屋自行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享受精準優質的就醫服務。
如此便捷高效的生活,得益於屯溪區堅持數字賦能,推動數字場景提質拓面,將數字技術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多個領域和環節,通過數據匯聚共享的力量,改變市民的日常生活。
以數字化賦能現代化服務業發展。推動民宿產業數字化發展,指導英納維特企業打造「智游家」民宿集散和服務平台,對民宿集群運行實行一體化經營管理和統一結算,通過數字化技術及大數據分析,實現入住率和營收的提升。
打造數字化生活平台。成立黃山昱智數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運營的「慧黃山」平台已打造公積金、醫保、疫苗接種、教育繳費等10餘種服務場景,註冊用戶近100萬人,日均訪問量達1.5萬餘次。
數字化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建成「數字屯溪」管理平台,構建15個市、區級平台系統互聯互通體系,圍繞「生產、生活、生態」3個維度形成12個指標分析版塊,包含經濟運行、項目管理、數字鄉村等共97項數據,結合大數據監測分析,全面展示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建設成果。
乘數字經濟東風,數字屯溪發展新圖景將徐徐展開,一場數字之旅將再次照見新未來。(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程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