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风雅,乃多义词,释义为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的端庄与高雅。那么,外貌与举止又是如何端起庄来或高起雅来的呢?比如端庄,那必定是气定神闲之后,才有的重正典雅。然那气定的神闲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看来,这里的关键的关键,还是要“腹有诗书”,而后才有仪态万千的风华正茂、风流绝代呀。也就是说,那“气”与“华”,并非从天而降,倒真真切切是自然的流溢与奔放出来的。
人皆云:腹有诗书好,可以使人的言行优美典雅,与粗俗无礼断绝关系。然远观近察,却是读书的人,虽不能说越来越少,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并不多见啦。近日浏览《凤凰周刊》总编辑、著名出版家、作家师永刚博客,看到了他答某报记者有关读书的一篇专访,据文中讲:他曾尝试着在身边的朋友当中做了一项有趣的调查。13个朋友中,一年内读完三本书的人只有两三个,而且他们看书的习惯大部分是翻看,甚至还有人一年读不完一本书。我以为,师永刚的调查是可信的。据我观察,这种倦怠读书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就是说“读书之风”并未兴起。虽然报刊杂志上一直在呼吁读书,并不奢版面地大谈特谈读书对人之益处多多、美处盈盈,然而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书的人,却是并未见得多起来。
为何读书这等好事益事却响应者寥寥可数呢?难道人们真的与风雅之高尚的读书拜拜了吗?这倒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细察慢究,我以为,但凡大事小事皆有因果,要探究怠慢读书的原因,其实也并非难事,解铃还须系铃人,时代的病还是要在时代的身上找。别卖关子,别绕弯子,容我直筒倒出:这与我们社会整体的节奏发生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有关。当下的生活,容不得人们把谋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外移出“找钱”与“弄官”的这个人生的“中心”。时间就是金钱,权力关涉利益。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寻常之人,哪能舍掘金攀官之金色光阴,而去捧着一本闲书咬文嚼字呢?不用想,我就知道,那舍不得,绝对舍不得!决非书不好,或没好书矣!
老实说,读书的确无法直接与谋利挂钩。当然,我这里说的书,并不是《会计手册》《炒股秘笈》与《厚黑》《阴阳》之类半工具半算命的图书,而是特指人文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类图书。这类书常被人冠以“闲书”之名。也是的,这样的书确实是无实用之功能的书,有闲功夫了,找一本翻翻看,没准儿有乐子。若是专门抽出时间来读,长辈不叫骂,倒是自己也坐不安生。一家人在忙生计,你坐那当先生,竟然奢侈得念起闲书了?不该挨打吗?!
其实,闲书并非只是给有闲的少爷小姐姨妈看的,有些真正有闲的人,没准儿还不读书呢。我的意思是:读闲书,闲读书。何意?我觉得你越是个大忙人吧,还没准儿越需要读读闲书。比如说,你若是个什么长,负责着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双休日没什么事,把饭局推掉,应酬辞去,净静心,定镇神,读读《红与黑》,看看《悲惨世界》,若嫌太长读不完,找一本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看看,兴许就从书中找到了自己。看到了别人的高尚自己的卑微;别人的卑微自己的伟大;过去的事情崭新如今,而对照当下,又觉得远去的故事依然会令你泪流满面,等等,等等。星期一再去上班,对工作,对同事,就多了关爱、理解与怜悯,办公断事,没准儿就渗入了书中人物的性情,天理自然流溢,公正公允水到渠成,也未可知。
我一直以为读书应当是一个人终生的嗜好,像兜里揣了半袋花生米或香瓜籽,有空没空就偷空嚼一颗,嗑两粒。用老舍养花的心得来形容,就是“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这里的关键是要“找闲”,因为在当下这个“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你若每天捧着本书看,也实在显得另类,仿佛身处世外桃源,用读书来对付光阴,那可真是太奢侈了。而当下最需要读书的,肯定不是老人,因为多数老人读书亦多为消遣;那么是少儿最需要读书吗?那也不是,因为他们每天忙于课业负担,教育部下令都减不出孩子的读书时间,你还忍心再让孩子去读闲书?那肯定没人味儿了!所以,只有中年人了。虽然工作辛苦,却也可以及时得到书中思想人物的启迪,尽管要耗费些时间,那也是亡羊补牢,多多益善呢。
写下“无风不雅,风起草莽”的意思,是想说:读书如果不能形成风气,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文明的社会——雅风习习,自然清淳。而要想真正扶起读书之风,我以为,仍然是个发展观的调整问题,即,我们怎么理解“发展”这个“硬道理”。假如你是个出租车司机,非要把自己的月收入,定在拼掉双休日、节假日也要挣到万儿八千上,外在的经济收入是“发展”了,而内在无形的思想与文化的补充却缺失了。没有思想文化,缺少修养涵养,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你怎么教育呢?光有钱,靠得住吗?在我看来,读书不仅仅是中上层人士的需求与必须,而且还应该是最底层百姓的需求与必须。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而我的想法刚好与他相反,即,风起于草莽之末,而兴于青萍之间。无风不雅,读书如果不能形成全社会的风气,文明的社会就不可能到来;风起草莽,读书之风要想真正在全社会兴起,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最底层的、草芥般的平头老百姓都有闲情逸致去读书,到那时,读书之风才有可能真正兴盛起来。
我在想,当我们的社会随处可见保安、保洁、跑堂小生、卖菜少妇、捡拾垃圾的、开出租的、拉板车的等等,等等人等,都能舍下黄金般的光阴去读闲书之际,雅风习习,自然清淳的生活,怕就真的要来到啦。
“世界读书日”由来(延伸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并发展为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师、图书管理员、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人道主义者、大众媒体,以及全球各国爱书的人已经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演变成一个热闹的欢乐节日。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日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
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共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激发全面读书的热情,让我们认真读一本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