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孚地鐵站一街之隔的荔枝角山崗上,晚春的繁花似錦。由百年古蹟「活化」而生的饒宗頤文化館就坐落其中,被百般芳菲簇擁著,望之怡然。一棟棟依山而立的古樸建築,嘗試以傳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新使命,嵌入到當代的都市文明與市井生活之中,為香港街坊及兩岸三地同胞奉上新的功用和價值。往那里走一趟,才會知道,除了甲級寫字樓和名品百貨,本城還有更有趣、更能打動心靈的地方,供人們镕逛、喘一口氣、吸收一點文化和歷史氣息。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杜潔菡
百年古蹟展新機
位於荔枝角山崗上的饒宗頤文化館,本是一組荒廢多年的園林式建築群,被遺忘在鬧市區的一隅,罕有人探訪。如今此處被改建為以國學大師饒宗頤命名的文化館,好在建築群的原貌被盡可能地保留了下來,在那些早已不多見的紅磚白牆式的小樓、插著鐵閂的木窗、英式壁爐等細節中,存下一段港人所忽略的歷史。
工作人員介紹說,荔枝角這片依山近海、居高臨下的山崗,在清末光緒年間時曾是粵海關九龍關分關的所在地,現在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還立著一塊「九龍關地界」碑石,證明此地便是當年是英分界的地帶。
1904年,英國人在此興建臨時的華工「移民囤舍」,即是被賣豬仔的「豬仔館」,本港歷史學者的研究稱,當年曾有大批來自華北及華中地區的勞工由內地轉運到這里等待離港遠赴南非去采礦,如此運作了兩年后因英國政府禁止招聘華工,屯舍便被弃置了一段時間,在1910年前后一度改為控制疫症蔓延的隔離站。
20世紀20年代,中環的域多利監獄爆滿,這里再度「變身」成了英國政府的一所監獄,囚禁男性犯人,1931年更加建中區和上區,設立香港的首個低設防女子監獄。
1938年,荔枝角監獄再度轉換「身份」,變成了「荔枝角傳染病院」,專門用以隔離患上麻瘋、霍亂和白喉等絕症的病人。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醫術的進步,傳染病漸漸絕跡,此地又因環境清幽、遠離鬧市而成了一所精神病院。
半個世紀后的2000年,連精神病院也不復存在了,醫院管理局又將這里改設成一所長期護理院「荔康居」。2004年,荔康居關閉,建築群便一直荒廢著。
2009年年末,香港特區政府出於保育歷史古蹟的考慮,將荔枝角醫院舊址列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項目之一,斥巨資復修后交予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成立「饒宗頤文化館」,讓大眾在此作文化交流。
令人感觸滿懷的是,從1904年建起最早期的建築,到2014年6月饒宗頤文化館正式開館,荔枝角山崗上的這些建築群走過了整整一百年。期間,它的用途雖經多番轉變,背后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利用獨特山
勢和隱秘環境,為當時社會提供所需的服務。它串起了整整一百年被人忽略的香港歷史,這樣的所在,怎會不打動人?
饒宗頤文化館6月開館
饒宗頤文化館的現任館長,便是香港著名出版人、太平紳士陳萬雄博士。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文化館得以落成,主要得益於發展局在2009年推行的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那一年,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通過政府公開的招投標程序獲准參與該項目的重新規劃及具體運營工作,明確了將百年老建築群改建為「饒宗頤文化館」,圍繞「保育」和「活化」的目標,賦予那些老邁而堅強的屋舍以與時俱進的生命力,將之發展為與當代商業文明相接軌、相融合及市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場所。
如今,經過三年的復修,原本破敗頹廢的荔枝角醫院舊址已是改頭換面,脫身而成一處古樸雅致、文化氣息濃厚的好去處,目前正是開業前的試營運階段,預計於今年6月正式全面向公眾開放。本報記者於日前專程走訪了饒宗頤文化館,提前探訪這個未來的香港文化地標究竟有哪些「料道」。
肩負保育及活化雙重使命
從正門進入文化館,首先看到的是位於山腳的下區。原建於此的兩排紅磚尖頂平房,如今被分別辟為保育館和饒宗頤藝術館,均屬常設展廳,早已於2012年6月率先開放予公眾人士免費參觀。其中,保育館以文字、圖片、人物專訪、影片和互動信息展示建築群的歷史變遷,及介紹文化館的建築特色和活化過程。藝術館陳列了60件饒公的書法、繪畫作品及一系列學術著作,以及30件他與丁衍庸、趙少昂、楊善深等香港藝壇名人的合作作品。最負盛名的,當屬饒公此前特意為文化館「開筆」創作的一幅巨型水墨畫《荷花四屏》,他利用敦煌白描手法,先勾畫出荷花的千姿形態,再潑墨運色畫出荷葉,凸顯出飄逸寫意的感覺。同為近年新鮮的畫作,還有以金色為主的《荷塘月色》、扇畫《岩壑古佛》和《谿山蘭若》,各作品別具特色。
下區的兩座展館中間,是一個雅致的中式庭院。一尊出自雕塑名家紀峰之手的饒公青銅像立在院子深處,他兩手負在背后,以儒雅溫和的笑意迎接著每一位訪客。銅像身前,是一座小小的荷花池,兩朵粉色的蓮花恣意綻放。能出落於此處,它們自然也來頭不小--眾所周知,饒公名諱宗頤,是以寫《愛蓮說》的文學家、思想家周敦頤為師之意,而周氏欣賞荷花的品德高潔,饒公亦一生最愛畫荷,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化館內種植此花,自是別有一番寓意。就連這座庭院也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叫「天光雲影」,此間情趣,只有親自站在水邊,看到天空上的雲彩和周圍林木投下的倒影時,才能心領神會。
打造兩岸三地文化交流平台
穿過庭院,沿著山腳的台階拾級而上,就到了中區。這一層的建築全是紅磚小樓,比下區的平房略顯洋氣,更讓人舒心的是,漫山的野花已近在眼前。站定再往山上望去,更覺得上區被改建為酒店的「翠雅山房」果如其名,整體籠罩在翠綠之中,予人寧靜致遠的感覺。
中區的建築主要有多用途展廳,約可容納百人的小型劇場,課室,資源中心等,在這里舉辦的文化活動更為豐富多彩。記者走訪當日,便看到了常霖法師(本港著名攝影師葉青霖剃度后的法號)的「生活·攝影禪」展覽,以66幅攝影作品講述他對人生、對靜修的體會,法師還和來自台灣的無事姐妹共同主持了「茶、花、琴一日禪」及「攝影禪修營」等主題活動。毗鄰的展廳里,還有另外兩個展覽,一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會組織本港文史愛好者赴日本、斯里蘭卡、伊朗等國家進行「文化之旅」的作品展;二是香港文化交流工作室及星火文化社舉辦的「讀三國,游中國」展覽,這是由內地赴港求學的年輕人發起的民間機構,致力於促進香港的文化創意,推動本港和內地青年的文化交流。
期待后輩感受傳統力量
記者在走訪時隱隱覺得,中區正在舉辦的幾個展覽似已跳出了「饒宗頤」的「個人品牌」範疇,卻又有著某種說不清的關聯。這種感覺,在采訪陳萬雄博士時得到證實。
他告訴記者,饒宗頤文化館在試業階段舉辦的許多活動并不局限於「饒宗頤」之名,大體上只要是與香港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均可涉獵,活動內容既有「陽春白雪」也不拒絕「下里巴人」。例如,去年7月至9月連續三個月舉行的「承前啟后--近代旅港學人墨跡大展」,展出了蔡元培、錢穆、丁衍庸、羅香林、牟潤孫、唐君毅、董作賓等39位近代著名旅港學者的珍貴墨寶,涵蓋書法、信札、書詩、樂譜原稿等,令港人有機會直觀地回味舊時文化故事,體悟大師們帶給香港的思想力量。農历馬年新春期間,文化館舉辦了「民俗風采農历年」活動,除了提供饒公墨寶福字揮春印刷本外,還有香港書法家協會多位書法家帶來的春聯展覽,著名舞蹈家楊春江的舞蹈演出,更有多位民間工藝師帶領香港青少年參與創作,一同分享年畫、彩燈扎作及花牌扎作等傳統民俗工藝的趣味……
陳萬雄說:「文化館以饒公而名,旨在表達對國學大師饒宗頤求知精神、治學態度的尊崇。但文化館除了常設的饒宗頤作品展之外,也會舉行其他中國文化藝術主題展,以及舉辦各種中華文化課程、專題講座、工作坊、表演、導賞團及交流會。我們的目標,是要將文化館打造成為一個廣闊而開放的文化傳承、交流平台,弘揚先生復興傳統中華文化的願景,提升香港年青一代,甚至世界各地人士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交通
美孚站B出口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方向前行至中華電力變電站,登上行人天橋,左轉至青山道休憩公園,於交通燈處橫過青山道。九巴:286X、31B、32、35A、36B、40至「饒宗頤文化館」下車。
以「學藝相攜」獨步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科普式」的定位竟成了饒宗頤文化館匯聚人氣的利器,使它有別於近年來香港其他以國學大師饒宗頤命名的展館。
這些展館包括:2003年成立的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藏有饒公捐贈的一批珍貴古籍善本、書畫作品和他個人數十年的學術研究藏書,該館已是香港大學著名的研究機構之一,也日漸成為全球漢學界的學術文化交流中心;2013年1月,香港浸會大學成立了饒宗頤國學院,致力於培養國學、漢學、經學的研究人才。在內地,以饒宗頤命名的文化機構也漸漸多了起來,除了上世紀90年代在饒氏家族位於潮州的故居弎園辟建的饒宗頤學術館之外,還有2013年11月才落戶於東莞長安鎮圖書館內的饒宗頤美術館展覽廳,以及12月在廣州增城成立的「饒宗頤學藝研究中心」等。
尽管各個饒宗頤館的學術水平及品味參差不齊,但「饒學」的興起對於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終歸是一件好事,畢竟,大師的學養行誼、藝術造詣及個人魅力,於當今這個時代都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