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沙莱夫和他的“信鸽”

2014-04-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钟志清

  ——观话剧《耶路撒冷之鸽》

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梅厄·沙莱夫

  前不久,北京首都剧场的舞台呈现了一出希伯来语话剧《耶路撒冷之鸽》。这是北京人艺演出中心主办的“2014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的6部戏剧作品之一,由以色列盖谢尔剧院演出。该剧演绎的是一个凄美而富有诗意的感人故事:在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信鸽仍然被用于传递战场情报。一个出生在基布兹(以色列的集体农庄)、绰号“孩子”的驯鸽员身负重伤,在弥留之际放飞了一只信鸽,信鸽载着一件不同寻常的礼物——男孩的精液,飞向他自幼便深爱的女孩拉亚。守在鸽舍旁的拉亚也是一名驯鸽员,她忍住惊恐、悲痛和泪水,将信鸽送来的“孩子”精液注入自己体内,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叫做耶尔。后来拉亚又与一位医生结婚生子,而曾经在“独立战争”中牺牲的“孩子”的影子似乎一直在他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直至拉亚去世。

  盖谢尔剧院曾在首都剧场出演过《唐璜》,是一所别具风格的以色列剧院,成立于1991年,其成员多为来自俄罗斯的新移民,导演兼艺术总监叶甫盖尼·阿尔耶原是莫斯科一位著名的舞台剧导演,曾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巴伊兰大学、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如今拥有百万俄罗斯新移民人口的以色列国来说,能够运用希伯来语和俄语两种语言演出剧目的盖谢尔剧院显然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艺术群体。正如剧院的希伯来语名称“Gesher”(中文意思为“桥梁”)所拥有的象征意蕴那样,盖谢尔剧院可以说在以色列与俄罗斯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在过去的20多年间,盖谢尔剧院成功地上演了70多个优秀剧目,被《纽约时报》称作“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重要的剧团之一”。

  将名家名作改编后搬上舞台,是盖谢尔剧院的一个重要特点。1994年,盖谢尔剧院上演了根据当代以色列著名小说家约拉姆·康尼尤克长篇小说《亚当复活了》 一书改编的同名剧目,反映大屠杀幸存者在战后以色列的艰难生活,在德国柏林等地进行了为期3周的公演,获得了极大成功。2002年,盖谢尔又推出了根据诺奖得主、美国作家辛格的《奴隶》改编的同名剧目,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2005年,剧院又将以色列作家大卫·格罗斯曼的经典作品《参见:爱》的第一部分“莫米克”搬上了舞台。

  此次上演的《耶路撒冷之鸽》根据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梅厄·沙莱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沙莱夫于1948年出生在以色列北部一个名叫纳哈拉的小村庄,后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心理学,在电视台做过讽刺节目主持人和报纸的专栏作家,撰写文论、随笔、讽刺故事和儿童文学作品。沙莱夫的祖父辈曾在俄国务农,20世纪初从俄国移民到巴勒斯坦。由于受家庭影响,沙莱夫熟悉俄罗斯农民的生活习俗与喜怒哀乐。他的几部著名长篇小说,如《俄罗斯人的浪漫曲》(中文版译名为《蓝山》)和《我的俄罗斯奶奶和她的美国吸尘器》均取材于以色列俄罗斯移民的生活。他采用超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使用神话、传说、典故,将许多生活断面天衣无缝地拼合在一起,使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在同一个层面上重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俄罗斯移民充沛激烈的情感特征和在以色列坚忍不拔的奋斗经历。也许正是因为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与俄罗斯人,与主要由俄罗斯新移民组成的盖谢尔剧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耶路撒冷之鸽》的希伯来文原名为“信鸽与孩子”(Yona ve Naar)。在希伯来文化传统中,“信鸽”意象源于《圣经·创世记》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说的是大雨过后,水势不再泛滥,诺亚放出的鸽子叼着橄榄枝归来,传递的是洪水退却的信息,和平鸽的传说由是而生。而在剧中涉猎的20世纪中期这场中东战争中,信鸽传递的不仅是军队调动与安全讯息,而且还传递了生命本身,象征殒命疆场的“孩子”的生命之源——精液,经由信鸽传递,在女孩的体内得到保存与滋养,并孕育出耶尔这个有形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民族生命力的延续。剧中耶尔寻找房子的过程,与生身父母——“孩子”和拉亚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推进着故事情节,同时喻示着某种时空的契合。

  舞台上用作背景的洁白幕布,以及幕布衬托出的由演员扮演的信鸽,似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舞台道具,而是再度负载着某种超乎优美写意画的深意,超越了生存与现实,显示出沙莱夫卓越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信鸽不仅是生存与生命的使者,而且还是爱的化身;它从“孩子”的手中飞出,越过火焰、硝烟、枪炮声、嘶喊声,向蓝色、寂静的天空飞去。朝着那双期盼爱人的眼睛飞去。“鸽子”与“眼睛”组合成的“鸽子眼”意象出自《圣经·雅歌》,用于男子形容心仪女子之美。从这个意义上,“耶路撒冷之鸽”唤起了观众对以和平鸽、爱情鸽意象为代表的一种古老文化的想象,对家园的眷恋,对回归故乡的憧憬,以及对战争的恐惧与无奈。

  梅厄·沙莱夫在当今以色列人气很旺,读者们往往为他作品中所体现的睿智与幽默忍俊不禁,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尤其在荷兰等地获得了极大成功。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多年前便结识了沙莱夫夫妇,并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生活中的沙莱夫委实显得普通,他个子不高,算不上英俊,不善修饰,穿着也很随意。他和夫人瑞娜的家坐落在耶路撒冷城南一个优美、静谧的居民区内,极目远眺,是冲突连绵的希伯伦,1948年之前那里曾经是伊拉克驻巴勒斯坦使馆的办事处。沙莱夫夫妇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搬到那里,开始只有一套住房,后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又将毗邻的住房买进,把两套房子打通。他们是一个典型的以色列知识分子之家,沙莱夫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兼诗人,叔叔是诗人散文家,堂妹则是《爱情生活》的作者、目前在文坛大红大紫的茨鲁娅·沙莱夫,妹妹是一位文学编辑,也是沙莱夫作品的第一读者。夫人瑞娜在以色列航空公司工作,美丽热情,开朗活泼的个性使人一见如故。但是,就在给作家夫妇发送《耶路撒冷之鸽》在中国舞台上的剧照时,笔者意外得知沙莱夫夫妇持续20多年的婚姻可能走到了尽头,惊愕中不免感到深深的遗憾。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