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台灣「中央大學」剛有一名博士生自殺身亡,留下遺書寫著「我的未來怎麼辦!」在他之后,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一位畢業在即的碩士研究生小蔡也自縊身亡,留下遺書稱,畢業論文、找工作困難重重,無顏面對家人。這兩起悲劇,最讓人悲傷莫名的是逝者脆弱的心態。往大了說,是「單一成功標準」壓垮了他們:在現實社會里,冷門專業的畢業生焦慮感可能尤甚,但絕不至於找不到工作,只有滿不滿意的區別,可所謂的「滿意與否」最終決定權實際上在自己心里而非別人的眼中。往小了說,他們是被自己的不自信擊倒了,不相信自己可以學到改變生活處境的技能,不相信當下那點「贏在起跑線」的執念,不過是自己賦予的幻象。誰該為有這樣脆弱心態的孩子負責?我想,家長必定首當其冲。你能想象好不容易供到快畢業的孩子哭喪著臉回家問「我的未來怎麼辦」時,家長會有什麼反應嗎?一定不會是輕松地說,做園丁也是好工作啊,不見得在辦公室里整天埋頭苦干就是好的工作;家長們「正常」反應,一定是坐在角落抽悶烟、掉眼泪。他們的實用教育理念中更看重讀書能為孩子謀一份好職業,而看輕讀書能獲得靈魂滋養的「無形」功用。於是,才有了中大歷史系小蔡「無顏面對家人」的心理絕境。在如何面對挫折方面,家長和學校的教育也都是缺失的。近些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或聘請心理輔導人員駐校,但從未經世事的學生的角度來看,生命、珍惜、價值等觀念相當抽象;而且,課程大多偏向在社會和國家層面上培養孩子個人和別人生
命的價值,缺乏從個體的角度幫助學生了解到人的經歷不同,情緒反應也會千差萬別。於是,有的人遇到挫折時能樂觀地面對,有的人未及求助就被壓垮了。兩名高學歷年輕人在對未來的恐懼中結束了生命,留給包括父母和師長的育人者一份慘痛的警示:生命教育不僅應該對學生展開,也應該對家長和教師群體展開。治年輕人的心理疾病,首先要意識到,病根在我們自己身上。
年輕生命殞逝,是抗壓能力太弱所致,更是家庭、學校在挫折教育的缺失,以及忽視人生價值培養所造成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