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一個看似生澀卻日常的專有名詞,因為支付寶而與網購息息相關。「寶寶」們引發一場互聯網與銀行刀光劍影的酣戰,隨著「10號文」的發放,正式宣告互聯網金融進一步被「將死」。看看「10號文」的兩大殺招,首先銀行要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以確定客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相關的賬戶關聯、業務類型、交易限額等,包括單筆支付限額和日累計支付限額。在客戶提出申請且通過身份驗證和辨別后,在臨時期限內可以適當調整單筆支付限額和日累計支付限額。至於限額是多少、臨時期限有多長,銀行話事。
更犀利的絕殺是,防止第三方機構越界訪問。所謂的越界訪問是指,快捷支付的功能超出了銀行的授權範圍。如果銀行只允許繳納水電煤氣費的作為支付接口,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操作中將接口擴寬至購物,從此受限。
此前,銀行已經紛紛下調第三方支付的轉賬額度,理由勉強說得過去,那就是出於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利益出發,但這僅僅是一方說辭,到底風險有多大,銀監會和央行始終沒有拿出具說服力的權威數據。消費者追捧互聯網支付、手機支付最看重交易的便利,卻因此而大打折扣。
付出了便捷代價之后,能促進金融發展嗎,唯恐「10號文」只是封堵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成長空間,把它們牢牢固定在線上小額支付領域。阿里巴巴掌握的客戶資料、交易信息,無條件與銀行分享;而銀行則通過限額束縛了支付寶的進一步壯大。
針對互聯網金融,政府出手的監管是否兼顧公平原則,是否遏制了創新,是否顧及百姓的消費體驗,是否借修改游戲規則而偏幫既得利益者;金融改革是進步還是倒退;監管手段到底科學不科學;文件已下發,一切只能交給市場和時間來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