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每张老照片背后都有故事

2014-05-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任娟

老北京四合院里跳皮筋儿的孩子们

  有人这样说过: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诚然,不久前,笔者拜访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唯一的老照片收藏家刘鹏,在满眼的灰、黑、白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就领悟到了一种感伤的温情。

  刘鹏是一个怀旧的人,其藏品蕴涵丰富,以精当见长,已自成体系。刘鹏的收藏立足于展现老北京(清末民初至1949年)文化,内容大致包括风景名胜、历史事件、街巷胡同和习俗风情,其中以风景名胜居多。那些今日已消逝或巨变的古迹街巷,那些响彻四合院的鸽鸣和见证着历史沧桑的旧城墙,那些曾叱咤风云的人物,林林总总的记忆,定格于零乱而迷离的岁月中,给人以苍凉之感。而直击笔者心灵的还有记录普通百姓日常起居、服饰风尚、民俗礼仪、婚丧嫁娶等市井生活的老照片:一位民国女子恬然地靠在桥栏杆上,一袭简洁的旗袍,两条黝黑的大辫子,年轻的脸庞在这张老照片里安静地展露着,一尘不染;蜷缩于墙脚的鞋匠眉头紧蹙、表情冷峻,底层百姓生活的困顿和窘迫一目了然;经过宣武门、崇文门间城垣的那队骆驼,行进在泥沼与沙土间,即便看不清赶驼人的表情,却似乎能感受到他眼中的风尘与疲惫……

  其实,刘鹏的“藏龄”并不算长,因为国内的老照片收藏历史并不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山东画报出版社自1996年12月推出的《老照片》丛书,是直接导致国内民间老照片收藏热的起因,而刘鹏则是2000年开始收藏老照片的。他自小爱写爱画,后来又迷上了摄影,多年来一直热衷于给报纸配图供稿。后来又对收藏瓷器、青铜器、观赏石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惜这些爱好似乎都没有足够持久的魅力让他作为终生事业去追求,直到他在14年前的某一天偶然接触到一本叫《旧京史照》的画册才“触电”,瞬间即萌生了收集老照片的念头。父亲则教诲他一旦作出选择,就要专于此道,持之以恒。从此,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与报国寺文化市场上就会经常出现他的身影。

  收藏老照片的14年里,有各种令他啼笑皆非的际遇,有悲叹、有欣喜、有感伤、有快慰、有迷茫、有思考,各种滋味难以言状。用他的原话说,就是“每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有故事”,而他因此结缘的朋友、开拓的视野、增长的学识则令他终生受益,是他在收获老照片之外的极大的精神满足。

  刘鹏还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收藏家。相较于某些老照片收藏者论箱买、动辄数十万的藏品量而言,刘鹏老照片的拥有量并不算多,因为他奉行的原则是“以质取胜”。他的老照片基本围绕着老北京文化的主题,并努力建成一定的体系,比如拥有国家档案部门都缺失的前门大街、北京水系、北京公共交通、老北京的老行当等系列照片。

  然而,这个把自己的积蓄都花在收藏上,也明白自己藏品价值的北京人从来没有卖过一张照片。他通过照片挣钱的方式就是给杂志、报纸撰写图文并茂的老北京风物人情,换取些许稿费而已。他已先后在《北京档案》、《中国档案报》、《中国收藏》等报刊发表了百余篇作品。他从这100余篇作品中选出80篇结集成书,由已故红学家周汝昌为其题写的“北京老照片的故事”作为书名,希望与读者一同走进那尘封的记忆。

  (本文为《北京老照片的故事》一书的序,有删节,该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14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