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將高遠的道落實到人心

2014-05-15
来源:香港商报 杜潔菡

  大約2500年前,中國的道家學說誕生;在其后1000年,道教誕生。1918年,文豪魯迅在致好友許壽裳的信中寫道: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當時光又走過了30年時,林語堂先生寫就《老子的智慧》一書,對那些「不需修飾便可自閃光耀」的思想推崇備至……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和傳統的斷裂,「道」越來越高遠,越來越陌生,有時是為人誤解而不知,有時是為人所用而不識。本報今起推出《老子文化》版,尋訪高道大德及著名學者,為傳承本土的傳統文化精髓延續一脈香火。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

  陳鼓應:

  著名道家文化學者,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每個人都應該讀《道德經》

  一般人認為,以老莊哲學為思想核心的道家文化乃是「出世之學」,但師從國學大師方東美、殷海光先生的著名道家學者陳鼓應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道家文化是「最有情、最人性化、最熱愛生命」的學說,「我們不能想象,如果沒有道家,中國的文化史、思想史、藝術史將會怎樣改寫」。他說,每個人都應該讀《道德經》,老子留下字字珠璣的雋語,以道為出發點向下流注,普化到人間,落實於人心,貫注到現實人生中,直至今日仍是啟示未來道路的良方。

  說給上位者:老子治道仍具現代意義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鼓應教授就開宗明義地點明:「《道德經》五千言從治身到治國,主要是談治道,是講給治國者聽的。孔子比較多的是提供為臣之道,老子幾乎都是在提供為君之道。」

  老子生活於禮制失序的春秋時代,人類社會正處於權力風暴席卷之中,權欲的貪婪與恣肆,造成了人間禍患的根源。針對人間社會失和的狀態,老子提出了「無為」、「不爭」、「柔弱」、「處厚」等原則,希冀能夠消除社會動亂,促進人間的和睦相處。

  「《道德經》記錄了老子很多富有古代民主思想色彩的主張,如勸喻上位者放弃對子民的過多干預,讓人民在較為自在、自由、自足的環境中生存發展,即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他認為意志和慾望是與生俱來的,將之導向正途則可造福人類,故而主張發揮創造意志,收斂占有冲動,『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還有,『和大怨,必有餘怨』,告誡統治者當以平和之政治世,權力的威壓、行旅的殺戮、捐稅的榨取,都會使民生詬怨,而這時即使再行德政,也很難完全彌補已經造成的災難了。老子又教人『常善救人,常善救物』、『以百姓心為心』,這都是身為國家領導應有的胸襟,今時今日讀來,依然發人深省。」

  說給強權者:冲突世界需要和諧對話

  年輕時的陳鼓應曾視美國為「理想國」,但環游美國之后卻發現心目中的「自由民主聖地」居然運送大批坦克大炮去搶占資源,而且全球性地在別人的國土上進行分裂活動,從此轉向重視和諧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可為世界提供積極有力的思想資源。

  原來,一部5000字的《道德經》早把真理說得透透的了。「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即烹調小魚要少翻動,以免把魚肉弄碎,治大國也不能過於多事,否則人民不堪其擾,就會把國家弄亂。中國最高領導人去年曾提到這句話,倘若這樣的智慧早幾十年為人所重視,中國或許就不會發生『文革』了。老子還說『大者宜為下』,意思是大國要像江海一樣居於下流,為天下所會歸,就像天下的雌性動物,常以柔弱的靜態勝過剛強躁動的雄性動物,這是因為靜態能處下的緣故。因此,大國如能對小國謙下有禮,自然能取得小國的信任,而甘於歸服;小國若能對大國謙下有禮,自也可取得大國的兼畜,而對它平等看待。但最要緊的,還是大國應該先以下流自居,這樣天下各國才能相安無事。」今年79歲的陳鼓應教授每日關注新聞時事,對在別國土地上窮兵黷武的強國行徑倍感憤慨。他表示,道家的人文主義精神提倡柔順慈簡,注重自由平等,反對干涉主宰和自我中心主義。這種精神不僅是個人修身處世的大智慧,也是借以反思當今世界文明冲突的重要文化資源。

  胡孚琛: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研究生院哲學系教授。

  為道學正名

  關於道學這一概念,道學研究專家胡孚琛先生在其編著《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中,將其概念定義為以老子的道的學說為理論支柱的整個文化系統,其中包括道家的哲學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還有丹道的生命科學文化。

  老子為春秋時人,為周朝的史官,和孔子并世且比孔子年長30歲左右,他所著的五千餘言《道德經》上下篇是中國闡述道的學說的最早私人著述。胡孚琛先生認為,中國先秦的道家學派、漢末以后的道教、以神仙家為宗在道教中孕育起來的丹道,皆以老子的《道德經》作為自己的理論支柱和基本經典,老子為道學之宗。

  關於道家與道教的關系,道家是以春秋時以老子著《道德經》為代表創立的以道為理論基礎的學派;道教則是漢末張陵首先創立的以道為信仰的宗教。二者皆以老子的道為根基,道家是道教的哲學支柱,道教是道家的宗教形式。丹道是根據道的學說追求體道合真的仙人境界的學問,它和道家、道教并列為道學的三大分支。

  道學本是伏羲、黃帝所傳的聖人之道,周代雖以禮教為朝廷的方內之教,道學被置之方外,師傳不明,但尚由史官掌握,為王者師。直至漢代相國曹參將在方外師徒相傳的道學宗師蓋公推薦給朝廷,漢文帝以黃帝、老子的道學治國,才使道學興盛起來。漢代的文景之治,是道學在治國的政治實踐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漢武帝排擯道學獨尊儒術之后,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占據統治地位,是以《隋書經籍誌》將儒者排在道學之前。然而唐代皇帝認老子為祖宗,在尊儒之外又復興道學,人們仍可在唐代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中,發現道學治國的光輝。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漢唐王朝,都受到道學思想的滋養,連清初康熙皇帝也外示儒術而內用黃老,道學之富國強兵的政治效果是昭然可見的。

  胡孚琛先生認為,道學之道,以無為本,以因為用,以反為奇,以化為術,無成勢,無常形,立俗施事,開物成務,撥亂反正,救亡圖存,神妙莫測,其精華可以究天人物理,其塵垢秕糠猶可以陶鑄堯舜。老子以道垂統而教天下,人能得其一隅則可以治國,可以用兵;可以成事,可以立功;可以見性明心,可以樂生益壽;可以叱風雲,可以退藏於密;可以無往而不勝,可以隨遇而能安;可以用一字而走遍天下行之萬世者,其唯道乎!

  游子安:

  香港著名道教學者,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

  從《道德經》蘊涵的智慧談生活之道

  久居香港的人,每日所見,無不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瑯滿目的商品,以及不斷鼓動你掏出腰包、釋放慾望的廣告;回到家,仍要通過電視、網絡與外界對話。不僅本城,舉凡工業文明及商品經濟發達的地方,莫不如此。人們忙累到忘記自問一句:你給自己留下的空間在哪里?因應躁動且冲突不斷的社會現狀,專注研究道家文化的香港學者游子安最想傳遞的理念是,領悟并活用道家思想中的簡樸生活觀,努力向內心尋求精神的自由,以秉持自然本真。

  消費:寡物慾以存養精神

  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自是物質極大豐富的地方,人們被廣告商鼓動著消費,不斷買回新款、最時尚的商品,表面看上去,似是人們在消費物質,而實際上,卻是物質綁架了人類——既有不斷消費,自然就得不斷賺錢去填充欲壑,於是,總有人重复抱怨著「我很累」。

  游子安說:「道家提倡的生活法則就是『致虛靜、寡物慾』,其思想體系中有一種強烈的『貴生』傾向,以『慈』、『儉』、『讓』為三寶,經典里也有很多勸誡人們不要被物慾所累的警語,如《道德經》第59章有『治人事天莫如嗇』之語,香港著名的『嗇色園』(黃大仙祠)即由此而名。嗇,有少費、慳吝之意;色,解作『所好之物』或『有欲之類』,就是勸誡人們要省思慮、寡物慾,以存養精神的意思。」

  類似的提醒還有很多。例如,《道德經》第44章《知足》寫道:「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對道家思想推崇備至的林語堂先生在《老子的智慧》中將之注釋為:身外的聲名和自己的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身外的財貨,和自己的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與失掉生命,哪一樣對我有害呢?所以,過分的愛名,就必然要付出重大的損耗;要收藏喜愛的東西,將來亡失的也多。只有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大辱,不遭危險,而生命也必能得以久存。

  「人需依靠物質來強身,但很多人物質富足卻不能強身,皆因慾望太多,造成了人生的負累,使人永遠處於煩惱和奔波勞累之中。老子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提出的生存原則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如此才能活得不累。」游子安說:「但願老子『嗇』的智慧,能在人人迷失於消費文化的浪潮之際,再次激發人重拾生命內涵的自覺與自我要求。」

  為人:抱樸守真

  對物質的追求欲壑難填之外,職場中不斷鞭策自己「向上爬」,以致費盡心機、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也是人們不停喊「累」的一個原因。

  「貪婪和競爭都會使人性發生扭曲,道家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透。老子激賞赤子(初生的嬰兒),他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含德最厚的人,能與天真無邪的嬰兒相比嗎?又說『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唯有我淡泊恬靜,無動於衷,就像還不會笑的嬰兒一樣。在他眼中,赤子最貼近自然、同時也是人體充盈著天地精華的純粹狀態,是純、真、樸、净的象徵,而其核心思想就是『不爭』。」游子安告訴記者。

  莊子對此也有闡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這就是說,人的形體、生命一旦形成,本當順其自然地等到終結,可人們整天與外物相互摩擦斗爭,像快馬一樣飛奔而無法停止,這不是很可悲的嗎?人們一輩子忙忙碌碌而不見得有所成功,終日疲勞困頓卻不知道最后的歸宿,這不是太可憐了嗎?這種人即使說他沒有死,又有什麼用呢?他的形體天天在發生著變化,慢慢走向衰老,他的精神也跟著發生變化,這不是莫大的悲哀嗎?人的生命都該這樣胡里胡涂地度過嗎?

  道家力圖從宇宙的根源處來尋找人類安身立命的基礎,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態度,主張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顆本然率真之心,不使自己的本性發生扭曲而得不到身心的安適。

  處世:學習處在低處的智能

  游子安為記者講解時指出,老子也很喜歡用「水」來作比喻,例如人們喜歡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子偏認定若時機未備,人應該像水一樣「求下」并「動善時」。像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澹泊明志。

  「老子最有名的一句格言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道德經》第80章又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水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意思是說,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比水還柔弱,但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它,比它更能克服堅硬的東西。這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道理。」游子安介紹說。

  他指出,老子生活於亂世,他強調的「不爭」、「處於低處」,實際上包含著極為老練的自保護生的智慧。一部《道德經》蘊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對於今人立身處世起了啟迪作用,若奉為圭臬,進德修業,好好地生活,必有所得著。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