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目前最大的食品安全是保證供應,但在這一宏大目標背后,是廣泛而持久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相比宏觀的糧食戰略,老百姓更關心餐桌上的食物會否給他帶來危險。長期而普遍存在的問題,顯然已經引起中央高層的注意,食安的修法近日獲得通過。
然而任何好的想法、願望,乃至規章、法律,都繞不開人的因素,因此,無論是戰略層面還是質量層面,解決中國食安難題,首先應讓官員「安全」起來。
監管去哪兒了?
在時下的中國內地,食安是個讓人有些喪氣的話題,從觸目驚心到群情激憤,再到麻木無語。作為普通消費者,需要掌握更多的鑒別食安的技能,即便是位大媽,為了家人健康她也需要熟悉諸如甲醛、硫磺,明礬、蘇丹紅、孔雀綠、瘦肉精、二惡英、三聚氰胺……一連串的有害添加劑。介紹食安的微博、微信或電視節目,總能吸引大量觀眾。雖然在超市和菜市場里,常能見到消費者像老中醫師一樣望、聞、問、切,但大多數人顯然仍對食材安全缺乏自信。
有條件的內地人和珠三角居民,於是把到香港「打醬油」作為生活方式,這直接推高了香港的物價,也由此引發香港平民對內地客的不滿。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內地人到香港來買的日用品其實產自國內,但他們認為香港食品監管嚴格,即使是內地產的也比內地買的好。
一語道破天機:內地的監管環節出現了大問題。按照游戲規則,納稅人納稅供養官員,官員來自學而優的精英,官員制定標準、嚴格依法執法,幫民眾把關,民眾安居樂業。但現實情况并非如此,最近內地媒體兩則報道很能說明問題,一則是粵省紀委部門近日下文要求政府官員上下級間不得以「老闆」、「老大」等方式互稱;另則是國家能源局一副司長僅家中所藏現金就逾億。
毒源來自官私
廣東紀委的規定顯然是有針對性的,因為在不少地方的官場,民眾所賦予的公權,已然成了官員個人或官僚小集體營私的利器。監管範疇,就如同他們的「企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經營範圍,加上暴力機器的「保駕護航」,如此無本萬利的生意,讓他們不富都難!
下有不斷推高的房租成本,上有各種名目的「監管」盤剝,沒有背景和靠山的企業,只能不斷降低成本,只能出賣「道德」,用制「毒」販「毒」的手段替貪官賺取利潤,以換得自我生存。在這樣的產業鏈條里,官員不是幕后老闆誰敢說自己是BOSS?
藉此邏輯,民眾期盼的食安監管自然只有缺位和濫權兩個選項。所有的安全問題,本質上都是官員不安全所致。病官貪官,實際上是最大的國家公敵,他們像毒瘤一樣侵害社會機體,他們更是分離官民關系的主因,甚至讓外部勢力有機可乘。
官安須外懲內治
因此,必須修訂更為嚴厲的法律,把權力關進籠子。李總理日前主持會議討論通過《食安法》修訂草案時強調,要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他援引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指出,「要讓違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價。讓失職、瀆職人員受到躲不掉的懲處。」
更加嚴厲的法律和更為有力的社會監督,會讓不少官員不敢伸手。但對於當下嚴峻的反腐形勢,食安難題,除了外懲,恐怕還須內治。習總近年不止一次提到,官員應該像焦裕祿那樣,有公僕情懷,有道德情操。不得不說,中央高層已經開始著手內修外治,讓官員變得更加安全。
只有官員安全了,國家才能安全,百姓餐桌上的食物才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