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地方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素质的戏曲专业人才则是地方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的中国戏曲学院,从2008年招收北京曲剧本科班开始,使地方剧种本科人才培养步入了快车道。
令众人鼓舞的是,地方剧种办学受到了文化部的重视与支持。2014年3月,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共建中国戏曲学院协议,将学院的办学计划纳入文化部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将学院作为全国高层次戏曲人才培养基地。
多个非遗剧种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免费培养人才
中国戏曲学院的地方剧种本科办学目标是为培养艺术家、理论研究家和教育家打好基础。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表示,对于在全国影响力大的京剧、豫剧等剧种演员,学院要培养;对于梨园戏、柳子戏等濒临失传的剧种和吉剧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演员,学院也要培养。只有统筹兼顾,才能为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做出学院应有的贡献。
2008年至2013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的地方剧种表演专业先后招收了北京曲剧、豫剧、晋剧、越剧、黄梅戏、粤剧、闽剧、梨园戏、秦腔、吕剧、柳子戏、藏戏等剧种表演本科生,为粤剧、藏戏等世界级和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培养人才。2014年将招收扬剧、河南曲剧、吉剧表演专业本科生。此外,学院将开展对川剧、河北梆子、评剧等地方剧种的招生调研,为今后的多剧种招生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戏曲学院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全国各地方剧种的表演专业学生免收学费,为戏曲非遗剧种的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保留地方剧种特色,实行“2+1+1”教学模式
受当地文化长期熏陶,各地方剧种腔调均独具地方特色。因此,各地方剧种的教授必须发挥该剧种名家和地方剧院团的作用,如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等名家曾多次应邀到中国戏曲学院为学生授课。
此外,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还在全国建立了15家教学实践基地,逐步形成“2+1+1”教学模式,即本科头两年,学生在学院学习戏曲的基础知识、角色创作、功法训练等课程内容;第三年,学生到剧种所在地的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学习本剧种的剧目声腔等,并参加艺术实践;第四年,学生回学院进行毕业大戏创作、传统经典剧目复排、经典折子戏排练、毕业公演、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等。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好戏曲专业基础课的相关内容,提高了文化艺术修养,又不失地方剧种的本土特色,得到了专家和多剧种表演专业学生的认可。
普遍提升和重点关注结合,实现个性化培养
近3年来,中国戏曲学院每年招收的多剧种表演专业本科生达30余人。经过4年的规范化训练和名师指导,学生的演艺水平和文化修养均有大幅度提升。而对于拔尖人才,学院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机制。
2012年12月,表演系为2009级豫剧班学生吴素真举办了个人专场彩排演出,邀请院内外专家为其进行专业“会诊”,重点提高。这是表演系为地方剧种专业学生首次推出的个人专场演出,也是该系秉承“出人出戏”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高、精、尖戏曲表演人才的一种方式。
在此培养机制下,2013年5月,2009级豫剧班学生刘雯卉在毕业前夕获得了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曲学院荣获梅花奖的第一位在校本科生,成为诸多戏曲学子羡慕的青春楷模。
地方剧种毕业生好就业,文化传承有希望
地方剧种本科人才培养其严谨、规范的学院派演艺风格得到了院团的认可,使得其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2008级北京曲剧班毕业生被北京市曲剧团接收,2009级豫剧班毕业生被河南豫剧院接收。河南豫剧班在该班毕业生的基础上还成立了青年团,为豫剧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上,河南豫剧院打造的新版《穆桂英挂帅》中,著名豫剧演员李树建、汪荃珍等甘当配角,主要演员全部由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毕业生担任。河南豫剧院在接纳中国戏曲学院首批豫剧毕业生后,还多次向中国戏曲学院表达了再办豫剧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