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印度大选,尼赫鲁家族怎么输了?

2014-05-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印度大选可能是世界上耗时最长的大选,4月7日开始,直到5月12日方尘埃落定。选举结果略出人意料:老牌反对党印度人民党(BJP)获得282个议席,夺得全部议席的51.9%,获得单独组阁资格。

  与印度人民党的春风得意相比,“天然执政党”——印度国大党遭到惨败,仅获得44个议席,占议席总数8.1%,比上届少了162席,可谓颜面扫地。

  此前根据民调结果,人们普遍相信印度人民党会赢,国大党会输。但前者赢得如此畅快,后者输得这般凄惨,却是绝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印度虽然经过长期发展,一跃成为南亚大国和“金砖”之一,但经济增长并未能给国内大多数人带来福音。号称新兴大国的印度,文盲率甚至高于许多非洲贫困国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赤贫人口,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在国大党长期治理下,印度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贪腐盛行,国内治安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原本兴致勃勃涌入的外商、外资,又被朝令夕改的政策和低下的行政效率吓跑许多。

  以往,国大党依靠“尼赫鲁家族情结”和“派糖式助选”,往往能够在大选中绝处逢生。因此,早在此次大选前一两年,他们就下了大功夫,推举尼赫鲁家族的拉合尔·甘地领衔参选,并推出多项针对贫民阶层的“派糖式福利”。但这一次却为何不好使了?

  首先,“尼赫鲁家族情结”因民众中洋溢的“反精英”情绪而变得非但无正面作用,反倒拖累选情,许多人不希望再看到一个甘地总理,更不希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拉胡尔仅仅因为叫甘地而成为新的总理;其次,越来越多贫民意识到,羊毛出在羊身上,倘当前糟糕的经济走势不能扭转,拉大的贫富悬殊不能缩小,即便派到手的糖,也不会甘甜。

  与之相比,印度人民党领袖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12年,该邦成为印度基础设施发展最快、行政效率最高的邦,原本并不发达的工商业也变得繁荣。在选举过程中,他指责国大党治国无方,令印度经历10年无就业增加、无经济增长的时代。他还抨击国大党政府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承诺一旦胜选,将加速投资基础设施,并推动高铁建设项目上马,使之成为“印度现代化的标志”。

  正是这些谈起来头头是道,看上去也颇有说服力(毕竟古吉拉特邦的发展是客观事实,且该邦在莫迪领导期间,公路建设成就斐然),选民们才决定,暂且把宝押在莫迪身上,并权且忽略他在2002年宗教冲突中的不光彩记录。

  莫迪上任后,一方面要加紧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调整印度产业结构,制订新的、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至于对外政策,印度的选择余地并不大,印美、印中、印巴关系,自尼赫鲁时代起就已基本成形,只要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形态不发生剧变,任何政党上台都不会有太大变数。(作者是旅加学者,知名专栏作家、评论人)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