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合唱以回归人类声音本体,协同表达思想情感,发于生命自然,与天籁同响,与寰宇共鸣,创造声音的至美。这种人类自我开掘与升华的精神依托,是现代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不可替代的直接方式。
为了参加一次合唱音乐会,辞去在美国干了多年的一份工作。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在人们对话题特别敏感,对炒作非常在行的这个时代,这事儿也特别像一个可以被放大的“噱头”。但是没有,这只是这次音乐会合唱团部分成员自己知道的一个事实而已。
初夏的北京,忽而掀起的热浪,增加了已有的燥热,然而北师大西门附近的一个并不显眼的学生活动中心内,传出清凉悦耳的合唱声。日前北师大学生合唱团举办的建团35周年纪念音乐会上,事件主人公、北师大地理系78级校友刘棣就是合唱队里一个并不起眼却倔强地爱着合唱的队员。
合唱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今天的我们,还能否保持昨天对合唱的热爱?
极简的舞台,一架钢琴或一把手风琴伴奏,亦或是无伴奏混声合唱,整齐划一的站队,素朴庄重的着装,专注严谨的姿态,深情饱满的表情……这样冷静质朴的画面,像似曾相识镌刻着历史印痕的时代底片,这样的声音,像活化了的被定格在记忆里的时代留声机。
世界飞速发展,资讯超级发达,信息空前泛滥,文化无比多元,这是当下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在这个街上几乎每个路人耳中都塞着耳机,沉浸在现代信息慷慨赐予人们音乐世界的时代,在这个办公室里几乎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电脑独享网络给予精彩世界的时代,在这个公共空间内各种娱乐手段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除了大型晚会等活动中仪式性表演,除了大爷大妈在公园里自娱自乐,除了校园里学生及党团组织活动,还有多少人会因为真心迷恋而能自发组织起来合唱?
历经千年发展的合唱艺术从来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者,艺术发展的亲历者。在西方,从古希腊、古希伯来和古巴勒斯坦文明孕育了早期最原始的合唱艺术,到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单声部发展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等多声部的宗教合唱形式,从文艺复兴后无伴奏的混声合唱,到巴洛克时期大型协唱(奏),直到18世纪后的交响合唱,合唱艺术历经从宗教到世俗,从单一到多元的多维发展;在中国,从先秦时期的原始合唱,到现代引入西方技法合唱,从民歌戏曲合唱,到现代合唱艺术,合唱艺术经历了从本土到外来的发展融合。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合唱以回归人类声音本体,协同表达思想情感,发于生命自然,与天籁同响,与寰宇共鸣,创造声音的至美。这种人类自我开掘与升华的精神依托,是现代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不可替代的直接方式。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黄河大合唱》如沉雷滚滚、惊涛骇浪,传达的不屈民族之魂让人血脉贲张;“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表现奔赴抗日前线的一代人青春无悔宣言的《毕业歌》,曾深深激起大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浪漫静谧,和缓灵动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每每听来,心头总不禁泛起关于生命、青春、理想的道道涟漪……无数美好的歌曲因为合唱而成为沉淀在我们精神世界经久不衰的旋律……
“想想当年,我们没有计算机、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电视,录音机都属于奢侈品,大概我们最常见的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想想当年的合唱团,在那样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刘棣真诚的话语是时代发展朴实的注解。也许,她为回国完成近三个月的排演而毅然离职,除了为她迷恋的合唱和深爱的队员所牵引,更是为了追寻那个曾经物质虽匮乏精神却充裕的时代,和那个时代中纯粹的伙伴和纯粹的自己。
“从艺术的角度看,在世间万物的声音中,人声是最美的,合唱和声又是把人声的美发挥到极致;从现实社会来说,在过去落后的社会状态下,人们合作是被迫的,是为了生计,在现在商品世界里也有合作,但这种合作也不是自觉的,因此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合作精神,而在合唱里就包含着一个未来理想社会的精神内核,即真正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自觉合作,合唱就是大家的自觉活动。人不是标准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合唱团里就分了声部,大家配合出一个最好的声音,是人和人之间自觉合作。自觉合作里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都是必不可少的,等等,这也正是合唱的永恒魅力所在。”北京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北师大政经系78级校友索谦如是总结自己对合唱情有所钟的原因。
也许,在浮躁之气蔓延,多元文化冲击让人们常常措手不及,自我存在意识往往取代和淡化集体价值认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聆听和感受合唱,让她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内核永久滋养我们的心灵。